陈昌泉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等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9)高行终字第4号
上诉人(原审第三人)陈昌泉,男,汉族,1957年6月26日出生,住(略)。
委托代理人顾晓宁,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9号银谷大厦10-12层。
法定代表人廖涛,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刘妍,该委员会审查员。
委托代理人瞿晓峰,该委员会审查员。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如东县三宝工具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陈高村。
法定代表人秦策,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刘桥民,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周俊,男,汉族,1972年9月24日出生,住(略)。
上诉人陈昌泉因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8)一中行初字第409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08年12月24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1月1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陈昌泉及其委托代理人顾晓宁,被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简称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刘妍、瞿晓峰,被上诉人如东县三宝工具有限公司(简称三宝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刘桥民、周俊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本案涉及陈昌泉拥有的名称为“快速活络扳手”、专利号为200420090400.8的实用新型专利(简称本专利)。针对本专利,三宝公司于2006年11月29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理由是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以及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三款的有关规定。2007年12月10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第10828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简称第10828号决定),维持本专利权有效。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与附件1相比的区别技术特征为:蜗杆采用大螺距蜗杆,螺距为4~10mm。快速活络扳手是一种常用的手工工具,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了实现扳口的快速张合、使用方便等目的,必然会选择具有合适螺距的蜗杆,同时考虑到扳手具有大小不等的多个型号,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有限次实验的基础上,选择螺距为4~10mm的蜗杆是显而易见的,且上述选择并没有带来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本专利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1及公知常识不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2目之规定,判决:1、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0828号决定;2、专利复审委员会重新就本专利权做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陈昌泉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维持第10828号决定。其理由为:本专利突破常规,选择了大螺距的特殊非标蜗杆,这是现有技术所未披露的;此外,4-10mm大螺距蜗杆应用在活络扳手上这一技术特征可以达到更为完善的快速张合且达到最佳自锁效果,而专利实物产品扳手具有扭矩超过国际最高标准的有益效果,因此,本专利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1及公知常识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有创造性。专利复审委员会、三宝公司服从原审判决。
本院经审理查明,本专利是名称为“快速活络扳手”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是2004年9月23日,2005年10月19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授权,专利权人为陈昌泉,专利号为200420090400.8。
本专利公告授权的权利要求如下:
“ 1、一种快速活络扳手,有扳手体,扳口,蜗杆,扳手体的手柄体上开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装有带螺旋槽的导轴,手柄体上装有推钮,推钮与导轴的螺旋槽嵌配,其特征是:在导轴一端与蜗杆间装有相啮合的一对伞齿轮,蜗杆采用大螺距蜗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活络扳手,其特征是:蜗杆的螺距为4~10mm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活络扳手,其特征是:伞齿轮的模数为0.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活络扳手,其特征是:在手柄体上套有护手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活络扳手,其特征是:推钮为长腰形,前后各有一手推斜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活络扳手,其特征是:蜗杆采用单头蜗杆。”
针对本专利,三宝公司于2006年11月29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理由是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以及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三款的有关规定,同时三宝公司提交了15个附件,其中:
附件1:第91206165.0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告文本(公告日1991年12月11日),涉及一种推拉式快速扳手。其中披露了以下技术特征:一种推拉式快速扳手,包括扳手体,扳手体上有固定钳口、活动钳口、开钳螺杆,其中扳手体中装有滑动推子、螺杆,滑动推子套在螺杆上,螺杆在扳手体的手柄中转动,滑动推子内开有螺旋条或螺旋槽,与螺杆相配合,螺杆一端连接一主动锥齿轮,该主动锥齿轮与开钳螺杆上的从动锥齿轮啮合,沿扳手体推或拉滑动推子,通过滑动推子与螺杆的配合,使螺杆旋转,主动锥齿轮随之旋转,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旋转,进一步旋转开钳螺杆,通过活动钳口上的齿条开或闭活动钳口。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