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股份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等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3)
附件2:公开日为1989年1月25日、公开号为GB2207092A的英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及其中文译文。该专利公开了瓷砖印刷机(对应本专利的“旋转的装饰和上釉设备”),由两个印刷滚筒9(对应本专利的“版型圆筒”)组成,通过印刷滚筒可在陶瓷件上印刷瓷釉,传送滚筒8从供给瓷釉的滚筒4中获得瓷釉,传送给印刷滚筒,印刷滚筒9具有雕刻有印刷图版的柔性表面覆盖层27,表面覆盖层27和滚筒9之间是海绵状、柔软的金属层27a,其功能是补偿变形,如起伏不平等等,滚筒9在陶瓷件或瓷砖28上印刷图案时,瓷砖28在导向装置之间通过两根传送带30来输送;
附件3:公开日为1988年10月17日、公开号为昭63-249654A的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及其中文译文。该专利公开了凹版印刷装置,凹版上设置弹性材料层,在弹性材料层上形成用以构成印刷图案的凹陷部分,并在凹版的凸出部分面上设置接触到前端的刮刀,通过该刮刀可以刮去凹版内的剩余保护膜材料,该装饰对于平坦度较差的被转印物或无法施加较大压力的被转印物也可以实行凹版印刷,虽然附件3对装置应用的说明仅举印刷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一例,但同时指出该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在纸、胶片上实行普通印刷;
附件4:授权公告日为1989年2月16日、公开号为ES2004924的西班牙发明专利说明书及其中文译文。该专利为了解决陶瓷表面上的不规则还有凸起和凹处导致不能同时印刷的问题,提供了柔性版印刷滚筒,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弹性材料制成的印刷内衬、支撑的金属内核和两者之间的弹性垫子,弹性垫子经历不同压力的不明显的压缩变形,从而可以实现印刷内衬的变形,给印刷的所有点、面施加规则的压力。弹性垫子和内衬可以是合成材料,橡胶、聚合物等;
附件6:公开日为1988年8月17日、公开号为EP0278650A2的欧洲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及其中文译文。该专利公开了向瓷砖施加设计图案的方法和装置,其中直接对瓷砖施加图案的是辊子2,它包括硅酮橡胶套管3,并公开硅胶材料耐热且具有极佳的油墨转移特性。用于向转印辊施加图案的旋转凹版滚筒上设有刮刀10,刮刀10与凹版滚筒4的轴平行振动,相对于凹版滚筒4的角度可以调节;
附件7:公开日为1980年1月10日、公开号为DE2827901A1的德国专利公开说明书及其中文译文。该专利公开了成幅材料印刷机,由一系列印刷滚筒组组成,滚筒组包括压筒、压印滚筒、上色组件,压印滚筒上除具有一把着墨用的刮墨刀1外,其上部还有一把反向刮墨刀2;
附件8:公开日为1960年4月13日、公开号为GB832458A的英国专利说明书及其中文译文。该专利公开了凹版印刷机,特别是用于为印刷滚筒或印版滚筒上墨的装置,上墨装置具有设置在印版滚筒每个端面上的圆盘,圆盘是由与印版滚筒同心、且与滚筒间仅存在极小的间隙以使得刮刀在往复运动时可轻松地在圆盘上滑动的环或鼓状不旋转构件组成,圆盘可承载在轴上压抵着印刷滚筒的端板,构件设有用来排出刮掉的油墨的导板和侧槽,借助这种配制,刮刀将油墨引进印刷滚筒两个端面上的通道中,可以通过导管进入用于净化油墨的装置中,接着抽入油墨槽。圆盘压抵印刷滚筒端板,圆盘直径与印刷滚筒的差异极小,以使刮刀在往复运动时可轻松地在圆盘上滑动;
附件16:角田隆弘等编、田明等译、印刷工业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的《印刷技术简明教程》的封面页,版权信息页,第1,2,3,4-5,8-9,120,231,232-233页的复印件。该教科书公开了“凹版印刷能获得层次丰富、墨色厚实的印刷品,而且除纸以外,还可以在其它承印物上印刷”,并就凸版、凹版的印刷方式给出如下描述,“印刷就是把版面图像的印刷油墨转移到要进行图像复制的物体上的技术的总称。……若以印版的形式来区分现在的印刷,这就有凸版、平版、凹版三种印刷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其特点。可考虑制作印刷品时的各项条件选择使用”、“能够印刷的承印物,除印刷用纸外,有塑料、金属、木材、玻璃、陶瓷器、织布、皮革制品等各种材料。…印刷方法要考虑到对象材料的种类及其形状、制品的用途、目的等,选择具备所需功能的最适宜的印刷方式和印刷油墨”。
2007年5月18日和2008年1月22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分两次进行了口头审理。在2008年1月22日举行的口头审理中,美嘉公司和希望公司陈述“权利要求4中的预先布置得内部容纳少量的釉料和宽深比为常数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系统公司陈述“在本专利说明书的第4页已经讲到了孔穴的概念。”
2008年6月17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第11914号决定,宣告本专利权利要求1-9无效,在权利要求10的基础上维持本专利权有效。该决定认为:
一、关于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
本专利权利要求4限定版型圆筒的版型有许多孔穴,孔穴预先布置得内部容纳少量的釉料,这些孔穴的宽度-深度比接近常数。对于这一方案,说明书仅在第3页最后一行至第4页第2行存在形式接近的描述,并未具体说明“常数”的含义及该常数的数值范围,也未说明在孔穴的宽深比都接近常数的情况下如何连续印刷中间色调。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