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全文
系统股份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等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5)

此外,附件3也公开了凹版印刷装置,凹版上设置弹性材料层,在弹性材料层上形成用以构成印刷图案的凹陷部分,并在凹版的凸出部分面上设置接触到前端的刮刀,通过该刮刀可以刮去凹版内的剩余保护膜材料,该装饰对于平坦度较差的被转印物或无法施加较大压力的被转印物也可以实行凹版印刷,虽然附件3对装置应用的说明仅举印刷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一例,但同时指出该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在纸、胶片上实行普通印刷。由此可知,附件3已经公开了本专利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2的区别技术特征,而且给出了该技术手段有利于印刷平坦度较差或无法施加较大压力物体的技术启示,因此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可以想到用附件3的技术手段来改进附件2,从而得到本专利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2和3的结合,也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系统公司认为,附件2是凸版印刷,与本专利不同;附件3的装置用于半导体晶片,半导体晶片从两个滚筒之间穿过去,与瓷砖装饰领域不相关,不能用于瓷砖;附件16虽然说明凹版印刷是公知的,但是没有结合启示,没有涉及凹版印刷瓷砖是公知的。虽然凹版印刷和凸版印刷技术在各自配套的给料装置上具有独立性,凹版技术和刮刀配套,凸版技术和釉料供给滚筒等配套,但是二者的使用领域并非互相排斥,当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对印刷中间色调的问题,想到采用凹版印刷技术时,就会直接想到,不仅需要替换版型圆筒、还需要更换配套的给料装置。附件3以晶片为例时晶片在两滚筒之间穿过,并不说明用该装置印刷其它物体时也会采用上述的方式。虽然附件16未公开凹版印刷陶瓷器,但是提到陶瓷器属于承印物,印刷方法要考虑对象材料种类、用途、目的等选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即可想到印刷瓷砖也可采用凹版印刷方法。因此系统公司的意见不成立。

2、关于从属权利要求2、3、5、6、8的创造性

从属权利要求2进一步限定“被外皮蒙覆的可弹性变形的圆周部分是有一海绵状的内层,它具有高度的弹性可变形性,还有一外层,它较为紧密,也可以弹性变形”。该附加技术特征所起作用是尽管砖块表面偶有参差不齐之处,也不会阻碍釉料的转移,从而釉料可以均匀涂敷在上表面与侧面相交的边缘上。附件4为了解决陶瓷表面上的不规则还有凸起和凹处导致不能同时印刷的问题,提供了柔性版印刷滚筒,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弹性材料制成的印刷内衬、支撑的金属内核和两者之间的弹性垫子,弹性垫子经历不同压力的不明显的压缩变形,从而可以实现印刷内衬的变形,给印刷的所有点、面施加规则的压力。由此可见,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已被附件4公开,结合对权利要求1的评述可知,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印刷瓷砖将显而易见地想到用上述手段对凹版滚筒进行改进,从而得到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2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从属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2,进一步限定“内层是用硅酮泡沫材料制成,外层用硅酮橡胶制成”。由于附件4公开了用包括弹性垫子和弹性印刷内衬的材料适合印刷瓷砖,并指出弹性垫子和内衬可以是合成材料,橡胶、聚合物等,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想到从现有技术的合成材料中进行选择;而附件6中公开了向瓷砖施加设计图案的方法和装置,其中直接对瓷砖施加图案的是辊子2,它包括硅酮橡胶套管3,并公开硅胶材料耐热且具有极佳的油墨转移特性。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硅酮橡胶是适于印刷瓷砖的合成材料,也就显而易见想到在附件4公开的结构基础上采用硅酮材质并根据具体弹性要求改变硅酮形态,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3也不具备创造性。

从属权利要求5进一步限定“第一刮片平行于版型圆筒的轴线来回摆,并可调整到相对于版型圆筒外皮的不同倾角;上述第一刮片把刮去和清洁的功能与重新混合釉料的功能结合起来,在版型圆筒每一转中至少部分将釉料重新填充入孔穴之中”。这一附加技术特征所起作用是在容纳釉料的孔穴上起到刮去、清洁和重新混合釉料的功能。但是,附件6也公开了用于刮去过量油墨的刮刀,即,用于向转印辊施加图案的旋转凹版滚筒上设有刮刀10,刮刀10与凹版滚筒4的轴平行振动,相对于凹版滚筒4的角度可以调节。显然,随着凹版滚筒的转动,附件6的刮刀10也将起到刮去、清洁和重新混合釉料的功能,因此权利要求5的附加技术特征已被附件6公开,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5也不具备创造性。

系统公司认为,(1)附件6的硅酮材料是用在转印辊而非凹版滚筒上,与本专利不同,不能结合得到权利要求3的技术方案;(2)附件6的刮刀10刮的是凹版滚筒4,凹版滚筒4不直接印刷瓷砖,本专利的刮片则接触直接印刷瓷砖上的版型圆筒,也不能结合得到本专利权利要求5的技术方案。结合对权利要求1的评述可知,当面对解决中间色调的问题想到采用凹版印刷滚筒和刮刀时,必将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凹版印刷滚筒的材质构造需要满足与瓷砖接触的滚筒的应力和弹力要求,刮刀的设置需要满足与凹版圆筒配合刮油墨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虽然附件6是转印辊用硅酮橡胶套筒,但正是该转印辊2与瓷砖接触并将图案印刷在瓷砖上,所以辊材质就对与瓷砖接触的滚筒材质形态给出了充分的技术启示;虽然附件6的刮刀是刮非直接印刷瓷砖的滚筒4的油墨,但是由于该刮刀直接作用于凹版滚筒,就对与凹版滚筒配合的刮刀结构给出了充分的技术启示。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
声明:本裁判文书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