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全文
(2010)云高刑终字第109号(2)

经审理查明,2009年2月14日晚,因杜秋位是否通过电话辱骂袁青松女友朱文娅一事,杜秋位与袁青松约定在宾川县金牛镇金乐迪KTV斗殴解决。后袁青松邀约袁云参与,杜秋位邀约环太升参与,环太升邀约张清园等人,张清园邀约潘建伟及刘文兵。15日凌晨约1时30分,双方在金乐迪KTV旁公路上相遇,袁青松与杜秋位在争吵时,刘文兵先动手与袁云进行殴打,互殴中袁云手持跳刀刺中刘文兵腹部一刀,袁青松用拳头对刘文兵进行殴打,潘建伟与袁云进行殴打,袁云又持刀刺中潘建伟,后袁云与袁青松逃离现场。刘文兵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潘建伟系轻伤。15日上午,获悉刘文兵死亡后,袁有林、袁住与袁云、袁青松等人经商量,袁云、袁青松决定外逃,袁有林、袁住送袁云、袁青松到宾川县城外,袁住拿给袁云和袁青松人民币2000元作为外逃费用。15时45分,袁云、袁青松到宾川县公安局投案。上述事实有现场勘验笔录、平面示意图及照片,证实现场位于宾川县金牛镇楠苑路金乐迪KTV旁边街道上;现场多处有血迹,并予以提取。尸体检验鉴定、照片,证实刘文兵右上腹有一处创口,致肝脏、大网膜破裂,系失血性休克死亡。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及照片,证实潘建伟的伤情为轻伤。物证跳刀照片、扣押清单及提取笔录,证实公安机关扣押提取袁云持有的跳刀一把,衣服一件、裤子一条、鞋子一双。检验鉴定报告证实现场血迹为刘文兵、潘建伟的血迹;跳刀和袁云的裤子上均检出潘建伟的血迹。xxx的证言,均证实案发当晚受人邀约在金乐迪KTV门口,参与杜秋位、环太升、刘文兵、潘建伟等人与袁云、袁青松等人打架,刘文兵、潘建伟分别被杀伤。xxx的证言,证实案发当晚将杜秋位打电话对其进行辱骂及将杜秋位的手机号码告诉其男朋友袁青松。袁云的供述,证实受袁青松邀约参与打架,在金乐迪KTV门口,其先被刘文兵扯住头发殴打,其持跳刀先后刺中刘文兵、潘建伟后逃离现场。袁青松的供述,证实案发当晚袁青松因女友朱文娅告知杜秋位辱骂她,后袁青松通过电话向杜秋位询问,杜秋位否认,并约定双方打架解决,后袁青松邀约袁云帮忙,在金乐迪KTV门口,袁青松、袁云与杜秋位等人发生吵打,刘文兵先殴打袁云,后刘文兵、潘建伟分别被杀伤。袁云、袁青松的供述还证实,案发后袁云之父袁有林、袁青松之父袁住与袁云、袁青松经商量后,用摩托车帮助袁云、袁青松逃跑,袁住给袁青松2千元逃跑费用。杜秋位的供述,证实案发前曾在电话中和朱文娅说过白痴之类的话,为此案发当晚与袁青松通过电话约定在金乐迪KTV门口打架解决,后杜秋位、环太升、杜利果、张清园、柴晓胜、刘文兵、潘建伟等人和袁青松等人发生吵打,刘文兵、潘建伟被杀伤。环太升、张清园、潘建伟的供述,证实案发当晚环太升按照杜秋位的要求,邀约张清园和柴晓胜参与打架,张清园邀约潘建伟、刘文兵参与,后环太升、杜秋位、杜利果、张清园和柴晓胜,以及潘建伟、刘文兵等人在金乐迪KTV门口,与袁云、袁青松等人遇见,刘文兵、潘建伟先用拳头殴打袁云、袁青松,后刘文兵受伤倒地,潘建伟被杀伤。袁有林、袁住的供述,均证实听到袁云、袁青松打架致死他人后,袁有林、袁住与袁云、袁青松等人商定,袁云和袁青松外出潜逃,后袁有林、袁住等人用摩托车送袁云、袁青松,让二人从山上潜逃,其间袁住拿给袁青松2000元作为逃跑费用。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收据,证实本案中涉及的杜利果等人被治安处罚。宾川县公安局出具的抓获经过情况,证实2009年2月15日15时45分,袁云、袁青松向宾川县公安局投案。本案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原审被告人袁云、袁青松与杜秋位、环太升、潘建伟、张清园无视国法,因琐事聚众斗殴,在斗殴中袁云持跳刀刺中刘文兵腹部致其死亡,袁青松参与殴打刘文兵,袁云、袁青松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杜秋位、环太升、潘建伟、张清园的行为均构成聚众斗殴罪,应依法惩处。袁有林、袁住在案发后,帮助、资助袁云、袁青松逃避法律制裁,二人的行为构成窝藏罪,应依法惩处。袁云、袁青松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是自首,可从轻处罚。环太升、潘建伟、张清园、袁有林、袁住归案后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均可适用缓刑。在斗殴中袁云持跳刀刺中潘建伟致其轻伤,袁云、袁青松的犯罪行为给潘建伟造成医疗费等经济损失,应共同予以赔偿,但潘建伟参与聚众斗殴,有过错,应减轻袁云、袁青松的赔偿责任,原判确定袁云、袁青松对潘建伟的民事赔偿恰当。袁云、袁青松的犯罪行为给上诉人刘俊、赵丽美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应共同予以赔偿。但刘文兵参与聚众斗殴,且先动手殴打袁云,有过错,应减轻袁云、袁青松的赔偿责任。原判确定的民事赔偿范围和赔偿金额并无不当,刘俊、赵丽美的上诉要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判定罪准确,量刑适当。民事赔偿符合法律规定。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
声明:本裁判文书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