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沪二中行终字第163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詹某某。
委托代理人王某某。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市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陈某某。
委托代理人徐某某。
原审第三人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
法定代表人孔某某。
原审第三人上海市闸北区土地发展中心。
法定代表人周某某。
两原审第三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郁某某。
上诉人詹某某因房屋拆迁裁决一案,不服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2012)闸行初字第15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2年5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詹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某某,被上诉人上海市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闸北房管局)的委托代理人徐某某,原审第三人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市城建公司)、上海市闸北区土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闸北土发中心)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郁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认定:三泰路XX号过街楼前后阁(以下简称系争房屋)属公房,租赁人詹某某,居住面积18.7平方米,换算成建筑面积28.8平方米。该房屋户籍人口3人,即詹某某、王某某、詹甲。2010年7月27日,市城建公司、闸北土发中心依法取得闸房管拆许字(2010)第5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上址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系争房屋所在地块--苏州河沿岸2号、4号街坊属旧区改造事前征询制度试点基地。该基地在2010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签约期及签约附加期内,签订附加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居民户数达到2/3,协议生效。在协议生效后,拆迁当事人如协商未能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可以申请行政裁决。2011年1月1日,苏河湾旧区改造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征询评议小组在基地公示栏公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24时共签约1450证,签约率为70.63%,超过2/3。拆迁中,该房屋经上海盛北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评估,房地产市场评估单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17,115元和17,198元,并向詹某某户送达了该评估报告。根据该基地试点方案规定,詹某某户可得房屋补偿价值为411,217.92元,套型补贴267,720元,价格补贴154,206.72元,被拆面积补贴57,600元,合计890,744.64元。拆迁中,因拆迁双方就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无法达成协议,故市城建公司、闸北土发中心于2011年8月26日向闸北房管局提出裁决申请。闸北房管局于当日受理后,即向詹某某户送达了房屋拆迁裁决申请书副本、受理通知书及会议通知等。闸北房管局分别于2011年8月30日、9月7日两次组织拆迁双方进行调解,詹某某户均未出席调解会。闸北房管局于2011年9月23日作出闸房管拆裁字(2011)第177号房屋拆迁裁决:1、被申请人詹某某(含房屋同住人),自收到本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迁出三泰路XX号过街楼前后阁,迁至航头路988弄26号202室;2、被申请人应在申请人交付房屋时一次性支付给申请人价值标准房屋调换差价款124,651.56元;3、申请人应根据沪价商[2002]010号文有关规定向被申请人支付有关家用设施移装费等费用。詹某某不服,向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该局于2012年1月12日作出维持闸房管拆裁字(2011)第177号房屋拆迁裁决书的复议决定。詹某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闸北房管局于2011年9月23日作出的闸房管拆裁字(2011)第177号房屋拆迁裁决。
原审法院认为:根据《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闸北房管局作为房屋拆迁工作管理部门,具有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房屋拆迁裁决的法定职权。2010年7月,系争房屋被依法纳入拆迁范围。因詹某某户与市城建公司、闸北土发中心就拆迁安置补偿问题无法达成协议,市城建公司、闸北土发中心向闸北房管局申请房屋拆迁裁决。闸北房管局受理后,依法两次组织拆迁双方进行调解,因詹某某户均缺席,故闸北房管局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裁决并送达詹某某户,其执法程序符合相关规定。在事实认定方面,被诉的房屋拆迁裁决对系争房屋的状况及裁决安置房源的权属情况、房屋面积等事实认定清楚,并且对相关安置补偿金额及面积计算正确,法院予以确认。关于房屋拆迁期延长许可证通知的核发是否合法的问题,因不属于本案的审理范围,故对詹某某的异议主张,法院不予采纳。关于该基地在签约期内签约率是否达到规定比例的问题。詹某某户所属地块房屋拆迁许可证系2010年7月27日核发的,该基地旧区改造地块列入本市旧区改造事前征询制度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试点项目。根据政策规定,在签约期及签约附加期(即2010年10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内,签订附加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居民户数须达到2/3以上。根据苏河湾旧区改造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征询评议小组公示的内容,在规定的签约期及签约附加期内居民的实际签约率为70.63%,已达到2/3。但由于该评议小组在张贴具体签约居民的公示前需对签约居民递交的资料、协议内容逐一上报审核,从而导致公示的安置结果实际滞后于签约率,但并不能就此否认基地签约率实际已达到规定比例的事实。詹某某的异议,理由不足,法院不予采信。关于系争房屋的评估单价问题。相关评估报告系由具有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作出的,并经居委会工作人员见证留置送达詹某某户,且经法院释明,詹某某明确表示不申请专家委员会进行鉴定,故詹某某对评估单价所持的异议,法院不予采纳。原审法院遂判决维持闸北房管局作出的闸房管拆裁字(2011)第177号房屋拆迁裁决。判决后,詹某某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