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全文
(2012)佛顺法民二初字第2253号(2)
    被告质证认为三张转货单不真实,是事后补的,因为原来的出仓签收凭证写的是原货主,而且是特意用手写出来的,证据只能证明原货主是原告;对证明也是不真实的。
    诉讼中,被告提供的证据及原告的质证意见如下:
    1.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企业机读档案登记资料一份,证明与被告交易的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的主体资格。
    原告质证对真实性无异议,但与本案无关。
    2.出仓调拨单传真件一份,证明涉案的钢板是由原告在出售给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后,再由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给被告。
    原告质证认为该材料是复印件,对真实性不予确认,也与本案没有任何关系。
    3.银行承兑汇票一份,证明被告在购买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的钢板后以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支付了货款。
    原告质证认为汇票是复印件,对真实性无法确认,且出票日期是2012年6月29日,出票人是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收款人是五华县百事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被背书人是被告,无法证明被告支付了款项给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金额是60多万元,也与本案的金额不符。
    4.中国电信电话清单一份,证明被告的法定代表人钟*伟为了提取在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购买的钢板在7月2日期间一直与其法定代表人梁*明通话并完成了交易。
    原告质证对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内容有异议,无法证明通话内容。
    诉讼中,本院依职权向佛山市顺德区*拓钢铁实业有限公司制作调查笔录一份,反映案涉货物最后是由原告转给被告,期间没有其他交易或转名。
    原告质证对真实性无异议,证明了本案涉案的货主就是原告。
    被告质证对真实性无异议,但是对于所说的内容有异议,真实情况的确是转到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后再转到被告的。
    经过庭审辨证、质证,本院对证据材料作以下认证:
    1.原告提供的证据1,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采纳。证据2,是原告单方制作的材料,没有被告的确认,本院不予采纳。证据3、4、5,其中字条是原告单方出具的,没有其他单位的确认,本院均不予采纳;其他证据,被告对真实性均无异议,本院予以采纳。证据6,其中有一份转货单经本院调查属实,其他证据的情况与之相同,互相结合综合判断,本院均予以采纳。
    2.被告提供的证据1,原告对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采纳。证据2,只是传真件,没有原件核对,不能证明其真实性,本院不予采纳。证据3,汇票本身只是复印件,在复印件上虽有“邓淑琴”签名,但被告不能再证明其身份,无法确认该复印件的汇票是否真实及去向,故本院不予采纳。证据4,是被告的法定代表人与其他人员的通话记录,但不能证明通话内容与本案有关联,故本院对该证据不予采纳。
    3.本院调查取证所制作的笔录,客观真实,能反映案件事实,本院予以采纳。
    经审理查明,被告向原告购买钢材(冷轧卷板),其中原告于2012年7月2日将存放于佛山市顺德区*拓钢铁实业有限公司内的编号为ZY132、ZY133共2卷冷轧卷板供应给被告提货,当天原告又将存放于佛山市顺德区*鸣平板分条有限公司内的编号为CF29共1卷冷轧卷板供应给被告提货,2012年7月3日原告再将存放于佛山市顺德区*拓钢铁实业有限公司内的编号为YH306共1卷冷轧卷板供应给被告提货。上述4卷冷轧卷板价值共208609.5元,被告提货后未向原告支付货款,原告遂于2012年7月17日向本院提起诉讼。
    本院认为,被告对案涉的钢材已经由其提货及价值在庭审中表示没有争议,故本案原、被告争议的焦点是,钢材是由被告直接向原告购买,还是被告所说的先由被告向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订货购买,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再据此向原告购买。为此,原告后来提供了*拓钢铁实业有限公司转货单三份和*鸣平板分条有限公司证明一份,能证实案涉的钢材货主是原告,而本院向佛山市顺德区*拓钢铁实业有限公司调查时,该公司反映其中单号GH12070220021的转货单上经该公司调拨的钢材是原告的,在转给被告提货前没有其他交易或转名,与原告提供的证据相吻合,因此,本院有理由相信案涉的全部钢材均是由原告直接供应给被告,被告在收货后没有支付货款,现原告请求被告支付货款208609.5元及从起诉时支付利息,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抗辩认为钢材是向佛山市顺德区*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购买的,但提供的用来反映存在其他交易的证据均不是原件,不足以采信,本院不予采纳。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佛山市顺德区**钢铁有限公司应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支付货款208609.5元给原告佛山市顺德区**贸易有限公司,并从起诉之日起即2012年7月17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
声明:本裁判文书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