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浦行初字第235号
原告上海劳恩服饰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刘正泉。
委托代理人霍占山,北京市京博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庄品华。
委托代理人郭浩。
委托代理人谭勇。
第三人尤红梅。
委托代理人薛洁。
原告上海劳恩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劳恩公司)不服被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浦东人保局)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监督一案,于2014年6月9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同日立案受理,同年6月12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因尤红梅与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本院依法追加其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6月30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的委托代理人霍占山,被告的委托代理人郭浩、谭勇,第三人尤红梅的委托代理人薛洁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浦东人保局于2014年3月12日对用人单位劳恩公司作出浦人社监(2013)理字1991-4号《行政处理决定书》(以下简称被诉处理决定),认定2014年2月27日,被告在劳动监察中发现劳恩公司存在未支付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的行为。经查实,劳恩公司未支付1名劳动者尤红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共计人民币14,357.22元(币种人民币,以下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十条之规定。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对劳恩公司作出如下行政处理决定:责令劳恩公司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支付劳动者尤红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共计14,357.22元,并将支付凭证以书面形式报被告。
原告劳恩公司诉称,其曾提出与第三人尤红梅签订劳动合同,但第三人拒绝,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过错不在原告,原告不需要支付尤红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请求撤销被诉处理决定。
被告浦东人保局辩称,按照法律规定原告未与第三人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原告称其曾提出与第三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第三人拒绝,对此原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第三人也予以否认。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请求依法予以维持。
被告浦东人保局于2014年6月23日向本院提交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1、《劳动法》第八十五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证明被告职权依据充分;2、第三人提交的投诉书及附件,证明被告于2013年10月23日收到尤红梅对原告存在未支付其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的违法行为的投诉;3、调查笔录、检查登记表、原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明、原告单位考勤记录、原始工资单、考勤汇总、工资汇总、加班工资补发统计表及基数统计表,证明被告经调查,确认尤红梅在原告处工作时间为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30日,根据违法行为2年追究时效的规定,被告认定第三人双倍工资计算期限为2011年10月24日至2012年6月26日以及每月工资收入状况、加班工资支付、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等事实;4、《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证明被告适用法律正确;5、投诉登记表、立案审批表、监察通知书、询问通知书、责令改正通知书、延长案件调查时间审批表、被诉行政处理决定书及送达回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二)项、第二十条,证明被告程序合法。
第三人尤红梅述称,同意被告的辩称意见。
经庭审质证,对被告提供的证据,第三人均无异议。原告对被告出示的证据有异议,认为原告与第三人之间有关双倍工资的争议应依照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应当劳动仲裁,被告没有行政处理的法定职权依据。
经审理查明,第三人尤红梅原系原告劳恩公司员工,在职期间为2011年6月28日至2013年9月30日,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3年10月23日,第三人尤红梅向被告浦东人保局投诉,称劳恩公司未支付其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被告于同日立案后,于同年11月1日向劳恩公司发出《调查询问书》。2014年1月3日,经被告部门负责人同意,延长调查取证时间。被告经向原告调查取证,确认原告未支付第三人尤红梅2011年10月24日至2012年6月26日期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共计14,357.22元。同年2月27日,被告向劳恩公司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因原告未予整改,被告遂于同年3月12日作出浦人社监(2013)理字1991-4号《行政处理决定书》并送达原告。原告劳恩公司对被诉处理决定不服,遂起诉来院,要求撤销被诉处理决定。
本院认为,依据《劳动法》第八十五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第二款、第十条第(三)项、第十一条、第十八条之规定,被告浦东人保局作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有权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受理劳动者对辖区范围内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并作出相应处理决定。原告认为其与第三人之间的争议应依照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由劳动争议部门处理,被告对此没有行政处理的职权的观点,缺乏相应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