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全文
(2014)泰环刑初字第0002号(10)
32、侦查机关调取的《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出具的管架桥下方警示牌制作情况说明》,证实为了告知船民管架桥下可能存在物料泄漏风险,禁止船舶停靠,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底在管架桥下原有2块警示牌的基础上再增设2块警示牌。
33、泰兴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水质监测采样记录》、《水质监测报告》,证实泰兴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月14日对如泰运河水质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是:如泰运河瑞和码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监测结果分别超标0.57倍、0.65倍、6.93倍、17.4倍;瑞和码头向西300米高锰酸盐指数符合标准要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监测结果分别超标0.05倍、0.19倍、2.011倍;新浦大桥前码头总磷符合标准要求;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监测结果分别超标0.02倍、0.55倍、6.93倍、1.68倍;三星化工码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监测结果分别超标0.05倍、0.45倍、0.98倍、3.42倍;全慧化工码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监测结果分别超标0.05倍、0.45倍、3.12倍、9.85倍。泰兴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2月22日对古马干河水质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是:古马干河永兴港务码头西侧第一塔吊下向西500m永安大桥下PH=4.31,偏酸性,氨氮、挥发酚、化学需氧量监测结果分别超标1.74倍、4.94倍、2.65倍;古马干和永兴港务码头西侧第一塔吊下向东2000m马甸闸西PH、挥发酚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氨氮、化学需氧量监测结果分别超标0.90倍、0.85倍。泰兴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月14日对苏M×××××槽罐车废水直排如泰运河口进行采样监测,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监测结果是:苏M×××××槽罐车排放口PH为1.57,显酸性;挥发酚、氨氮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化学需氧量、苯胺类监测结果分别超标123.8倍、558.0倍;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监测结果是:苏M×××××槽罐车排放口PH为1.57,显酸性;挥发酚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化学需氧量、苯胺类监测结果分别超标19.0倍、110.8倍。
34、泰兴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关于对戴某甲等环保违法行为监测数据认可的请示》、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出具的《关于对泰兴市环境监测数据认可的函》、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出具的《监测报告》、泰兴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废水现场采样及交接记录表》、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出具的《技术评估意见》、江苏省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手册》,证实泰兴市环境保护局于2013年8月28日对泰兴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监测数据请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进行认可,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于2013年9月10日作出《关于对泰兴市环境监测数据认可的函》,认为经审查,泰兴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相关监测数据符合国家和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予以认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于2013年12月2日对泰兴市环境监测站委托监测的来样腐蚀性PH的测定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为1号样品腐蚀性PH为8.11,2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3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4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5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6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7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8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9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10号样品腐蚀性PH为7.00,11号样品PH试纸测定PH小于1,;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具有鉴定资质,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于2013年12月3日对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出具的监测报告中的液体样品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进行了技术评估,评估结果是:从泰兴市润鹏化工有限公司氨基油尾气吸收液、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尾气吸收液、泰兴市富安化工有限公司废硫酸、泰兴锦汇化工有限公司尾气吸收液、江苏施美康药业有限公司尾气吸收液、泰兴市申龙化工有限公司尾气吸收液采集的所有样品PH值均小于2.0,均属于危险废物。
上述证据,侦查机关取得的程序合法、内容客观证实,足以证明本案事实,经被告人程某、周某质证,被告人程某、周某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三)戴某甲、姚某、王某等人污染环境的行为致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经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评估,治理戴某甲等人倾倒危险废物中的废盐酸需要花费人民币3662.0644万元;消减戴某甲等人倾倒危险废物中酸性物质对水体造成的损害需要花费人民币2541.205万元;经江苏卫视公共频道于2012年12月19日播出“泰兴疯狂槽罐车工业废酸偷排长江连续多年”的新闻后,给泰兴市人民政府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交并经庭审举证、质证的下列证据证实:
1、侦查机关调取的《泰兴市羌溪论坛网页》,证实戴某甲等人非法排放废酸污染水体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总共1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页  下一页  

===================================================
声明:本裁判文书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