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全文
(2021)沪0116刑初758号 (5)
15、证人顾某1的证言,证实2012年8月顾某1到紫某纺织有限公司工作,2014年转为股份有限公司,丁某某占股80%,顾某1是公司的行政主管。2014年丁某某想到融资,和顾某1商量去XX中心挂牌,顾某1帮丁某某介绍了张某2来操作具体的挂牌流程。本来说是可以上市融资的,可是弄好后是非上市,是在新四板(E板)挂牌。丁某某去问,对方说是要一定时间和体量后才能上新三板,等产值上去了再考虑上新三版。之后丁某某找了东吴证券公司商议上新三版的事情,但后续进展不大。顾某1称紫某公司之前只是一家纺织厂,规模很小,公司转型为生产企业开始也只能是维持自己的生存,没有赚到什么钱。后来为了上市扩大生产规模、大量招收员工,公司接的订单很多是不赚钱的,有的订单返工的话还会亏钱,致使公司周转资金非常紧张,后来员工工资都发不出了,丁某某就四处借钱,借了很多高某贷。2015年初开始,公司经营状况就不好了,2015年初,公司开始拖欠管理人员工资,2015年底工人工资不能准时发了,后顾某1因为无法拿到工资而离职。
16、证人方某的证言,证实丁某某开纺织厂需要专业人员对厂房的布局、设施等项目进行规划整理,方某就帮丁某某进行规划。2014年10月,丁某某请方某技术入股,给了4%的股权,没过多久紫某公司就在新四板挂牌,之后丁某某的重心完全在金融方面,生产经营也放掉了;丁某某开始着手准备新四板上市时就开始在外面借贷了;方某也借给过丁某某100多万元,经多次催讨后才归还。
17、证人王某4的证言,证实2013年王某4认识丁某某,后来丁某某找王某4借钱并提出让王某4在紫某公司入股,之后就算王某4入股了40万元,成了公司股东。公司大股东是丁某某,主要是丁某某管理公司。股东还有徐某、丁某某的女儿丁某、顾某1、方某,每人都占4%的股份,徐某是公司副总,顾某1是董事会秘书。丁某、方某只是挂名的股东。2014年开始公司有几笔账收不回来,多的时候有一千万元左右,所以丁某某就开始到处借钱拆借,越拆借窟窿越大。2017年紫某公司就基本停产了。王某4称其共借给丁某某1000多万元,丁某某至今未还。
18、证人丁某的证言,证实其父亲丁某某经营紫某公司不善后,丁某通过将自己房子抵押后借款、向亲友筹款等方式将约500万元钱款交由其父亲丁某某用于资金周转。
19、证人张某3的证言,证实2013年,张某3到紫某公司上班,在公司刚开办还没开始生产的时候就在厂里做保安,后来转岗做后道工作。2013年2月丁某某就开始向其借钱,金额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2016年7月,在张某3数次催讨下才还清。2014年丁某某和张某3说紫某准备上市,借给他钱就是投资公司股份,等公司上市了他身价就上亿,张某3获得的股份也可以分红。除张某3之外还有很多紫某员工借过钱给丁某某,理由都是用于周转。
20、证人陈某1的证言,证实2014年开始,陈某1的纺织厂和紫某公司合作,对紫某的产品进行加工。丁某某每次付款都很迟,陈某1称后来才知道丁某某收到加工好的产品卖出去后才有钱给陈某1,至今还有加工费没付。2016年初,丁某某说要以三四百万元收购陈某1的厂,并签了一份协议,丁某某让陈某1在厂外面挂了一个牌子“上海D有限公司紫某驻南通生产基地”,丁某某带过三四个人来参观,声称这厂是丁某某和陈某1合作的,介绍这个厂的设备、环境等。带人参观后丁某某也不给收购款,也不拉订单,之后就失联了,连做铜牌的5000元都没有给。
21、证人周某2的证言,证实2016年11月,其朋友俞某说她把房子抵押了450万元借给丁某某,丁某某不还钱,俞某让周某2帮她向丁某某要这个钱。后来周某2和丁某某见面,丁某某和周某2算了他有多少身价,2600多万紫某股份,上市成功的话股价会从1.4元增长到7到8元,到时他的身价就会有1.8亿元左右。丁某某说上市的事情不久就会成功,让周某2帮他做事,会给每月几万元的工资,就这样周某2和丁某某走的很近了。周某2称之后丁某某向其借钱,至今还有15万元未还。
22、证人王某5、陈某2、汤某、彭某、倪某的证言,证实上述人员均系紫某公司的财务人员,丁某某经营紫某公司期间,效益非常不好,财务制度也非常不规范,丁某某个人和紫某公司账户之间有大量的资金往来,紫某公司账上基本上也没什么钱,一有钱就被转到丁某某的账户,公司资金一直很紧张,需要资金时再由丁某某转到公司账户。2015年公司请了王某5做新三板上市的财务整改工作,东吴证券也对紫某公司进行尽职调查,表示有很多财务上的问题需要整改和规范,但最后整改没有进行下去。当时丁某某为了上市又是买车又是装修工厂,一直说要显得气派,才有上市公司的样子,但是公司账户上一直都是没什么钱,工人的工资都不能正常按时发放,有时候两个月一发,有时候三个月一发。公司的客户主要是苏州的某某某特、上海某某家纺,其他都是一些小的订单。成本核算方面,公司原材料领用很多都没有单据,实际生产的产品出货和库存也缺失单据,成本核算不清楚。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
声明:本裁判文书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