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全文
(2021)沪0106刑初1423号 (2)
被告人汪某的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系挨打后一时冲动,具有偶发性且主观恶性较低;案发后,被告人认罪认罚,彼此谅解,可从轻处罚;
被告人阿某的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系境外人士,对中国法律了解不多,因朋友挨打才参与其中,本次犯罪系初犯,双方业已达成谅解;其在工作单位表现良好,愿意在中国长期生活工作,并保证遵守中国法律,建议采纳公诉机关的量刑意见。
经审理查明,2021年9月17日1时30分许,被告人张某在上海市静安区XX路XX弄XX座XX室XX店内与友人聚餐后,前往收银台结账时遇同在该店就餐的被告人汪某。届时,在醉酒状态下的张某突然掌掴汪某,汪某反击后两人扭打至店外。张某的朋友即被告人孙某和余某,汪某的朋友即常亮(相对不起诉)和被告人阿某见状后分别加入打斗。汪某在店外人行道上以拳击打张某头面部,用扫帚杆子挥打余某等人;阿某在店内使用餐椅、在店外使用共享单车砸人;孙某用扫帚杆子挥打阿某等人;余某、常某2以拳殴打对方。经鉴定,张某、余某、汪某、常亮、阿某均已构成轻微伤。
案发后,民警当场抓获被告人张某、孙某、汪某、阿某,被告人余某就医后自行至派出所投案。五名被告人到案后均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在审查起诉阶段互相达成谅解,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以上事实,有下列证据予以证实:
1.证人韩某、李某1、李某2的证言,现场监控视频及截图,证实事发原因及五名被告人互相殴打的事实;
2.被告人张某、孙某、余某、汪某、阿某的供述,辨认笔录,谅解书,证实五名被告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且已互相谅解;
3.验伤通知书、司法鉴定意见书,证实被告人张某、余某、汪某、阿某等人均已构成轻微伤;
4.公安机关工作情况,证实本案案发及五名被告人的到案经过;
5.收据,证实被告人张某已赔偿就餐饭店相关损失。
6.户籍资料及外国人居留许可详细信息,证实五名被告人的身份情况;
7.刑事判决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证实被告人汪某、余某的前科劣迹情况。
以上证据均经庭审质证属实,证据确实、充分,应予确认。
本院认为,被告人张某、孙某、余某与被告人汪某、阿某分别结伙随意殴打他人,各致对方两人以上轻微伤,其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法应予惩处。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余某主动投案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孙某、汪某、阿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采纳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及各名辩护人的相关辩护意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和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张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
(缓刑考验期限自本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被告人孙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
(缓刑考验期限自本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三、被告人余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
(缓刑考验期限自本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四、被告人汪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五个月。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五、被告人阿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
(缓刑考验期限自本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张某、孙某、余某、阿某回到社区后,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完成公益劳动。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审 判 长 陶琛怡
审 判 员 沈玉青
审 判 员 葛立刚
书 记 员 陈美琦
二〇二二年一月十四日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
声明:本裁判文书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法律图书馆>>裁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