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送审稿)(3)
</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一条</SPAN> 企业登记机关在企业申请登记前,通过企业名称申报系统对申请人提交的企业名称提供自动查询比对和筛选,作出风险提示,并对提交完成的企业名称予以保留。
申请登记的企业名称,应当符合本条例的规定。
申请人在办理企业登记时可以采取下列方式提交拟登记的企业名称:
(一)通过企业名称申报系统提交拟登记的企业名称;
(二)办理企业登记时直接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拟登记的企业名称。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企业必须报经批准,或者企业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申请人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企业名称预先登记,经企业登记机关确认予以保留的,可以在申请人办理企业登记时直接予以登记。
</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二条</SPAN> 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企业名称以及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通过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企业名称申报系统提交申请。其他企业名称通过省级市场监督管理机关的企业名称申报系统提交申请。
</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三条</SPAN> 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交承诺书,承诺对相近名称可能构成近似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并按照登记机关的要求予以纠正。
</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四条</SPAN> 通过企业名称申报系统提交完成的企业名称保留期为三十日。保留期届满未办理企业登记的,申请人可以在届满前申请保留期延期一次,期限为三十日。保留期届满未办理企业登记且未申请延期的,企业名称不再予以保留。
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四款的规定,确认予以保留的企业名称,保留期为六个月。保留期届满未办理企业登记的,申请人可以在届满前申请保留期延期一次,期限为六个月。
同一出资人在保留期内的企业名称不得超过三个。
企业名称在保留期内,不得用于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转让。
</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五条</SPAN> 两个以上申请人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相同企业名称的,企业登记机关依照申请在先原则办理登记。
</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六条</SPAN> 企业登记机关在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和企业名称变更登记时,发现企业名称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当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企业登记机关对企业名称是否存在近似的情形不予审查,告知申请人存在的风险,由申请人承诺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PADDING-LEFT: 10px; PADDING-RIGHT: 10px;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bold; PADDING-TOP: 10px">第四章 名称使用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七条</SPAN> 企业使用名称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滥用企业名称权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企业名称不得与本条例第十六条所列情况的企业名称近似,不得擅自将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网站名称等用作字号,误导公众,经过授权等情形的除外。
</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八条</SPAN> 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一并转让。
企业名称只能转让给一户企业。企业名称的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将企业名称转让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企业名称转让后,转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已转让的企业名称。
</DIV>

<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二十九条</SPAN> 企业可以授权其他企业使用本企业字号,但不得损害其他企业的在先合法权益。
授权企业与被授权企业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在办理登记时一并报被授权企业所在登记机关,并分别将企业名称授权使用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10px; PADDING-LEFT: 10px; PADDING-RIGHT: 10px;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bold; PADDING-TOP: 10px">第五章 监督管理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