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各级法院收案数量为何不升反降(2)
借力科技,法律服务得以进一步下沉融入基层治理。在杭州市临安区上田村,原本偏远的村社借助一块屏幕、一条网线和一个终端机,在不建楼房、不增编制的情况下,一个具备人民法庭基本功能的“微法庭”就搭建完成了。</P>
上田村党总支书记潘曙龙说,借助“微法庭”,村干部、法官、当事人可以在线进行调解。“村干部熟悉乡情民俗,法官熟悉法律规范、有调解权威。通过微法庭实现的是‘1+1>2’的效果。”</P>
据了解,目前杭州已设立160余家“微法庭”。除了推动化解传统民事案件、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外,“微法庭”还可以通过庭审直播、失信曝光等实现普法服务;通过设置在村里的终端设备连接“浙江移动微法院”,实现远程立案、在线送达等功能。</P>
除了服务下沉,科技支撑下的法院立案调解同样实现了在线流程再造。据了解,从2018年起,浙江全省范围内上线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ODR)。目前该平台与法院审判系统已形成无缝对接,网上立案的民商事案件自动推送到在线调解平台,由社会力量诉前化解。</P>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入驻各类调解员超过40000人,累计流转案件58.2万件,调解成功51.5万件。(记者吴帅帅)</P>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