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2)
四、《办法》的总体结构是什么?<o:p></o:p></P>
《办法》共八章六十六条,包括:总则,产品当事人,产品发行、存续与终止,产品投资与管理,信息披露与报告,风险管理,监督管理以及附则。<o:p></o:p></P>
第一章总则,主要包括产品定义和定位、基本原则、产品财产独立、禁止刚兑等。第二章产品当事人,主要明确投资者、保险资管机构、托管人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的资质等内容,细化了投资顾问的要求。第三章产品发行、存续与终止,主要规范产品注册登记、销售发行、存续期管理、终止清算等流程。第四章产品投资与管理,包括投资范围、禁止通道、消除多层嵌套、穿透监管、非标限额管理等内容。第五章信息披露与报告,明确相关参与主体的信息披露和报告义务。第六章风险管理,包括压实保险资管机构主体责任、明确风险责任人和风险准备金机制、加强机构内外部审计监督、规范关联交易管理等内容。第七章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对相关机构和责任人员的监管措施、行政处罚等事项。第八章附则。<o:p></o:p></P>
五、《办法》如何规范保险资管产品的发行机制?<o:p></o:p></P>
近年来,我们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稳步推进保险资管产品发行机制改革。2013年,债权投资计划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2018年,简化了股权投资计划发行的注册程序。《办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简政放权,将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由首单核准改为登记,同时要求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应当在银保监会认可的机构履行注册或者登记程序。《办法》要求注册机构和登记机构落实注册登记责任,持续加强产品存续期风险监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o:p></o:p></P>
六、《办法》对保险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有何要求?<o:p></o:p></P>
《办法》规定,保险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公司信用类债券、证券化产品、公募基金、其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和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上述投资范围与理财产品、私募资管计划的投资范围总体一致。此外,考虑到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和风险管控要求,《办法》要求保险资金投资的保险资管产品,其投资范围应当严格遵守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规定。非保险资金投资的保险资管产品,其投资范围与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范围保持一致。<o:p></o:p></P>
七、《办法》在加强风险防控方面有何要求?<o:p></o:p></P>
《办法》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保险资管产品业务的风险防控:<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FONT-WEIGHT: bold; mso-font-kerning: 0.0000pt; mso-spacerun: 'yes'">一是压实产品发行人主体责任。要求保险资管机构符合投资管理能力要求,落实风险责任人机制,健全产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产品业务纳入内部稽核和资金运用内控年度审计。<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FONT-WEIGHT: bold; mso-font-kerning: 0.0000pt; mso-spacerun: 'yes'">二是全面规范产品运作。在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去通道、禁止资金池业务、限制期限错配等方面与《指导意见》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产品发行、存续、终止清算等全生命周期管理。<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FONT-WEIGHT: bold; mso-font-kerning: 0.0000pt; mso-spacerun: 'yes'">三是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要求保险资管机构按规定提取风险准备金,加强关联交易管理,细化信息披露安排。<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 FONT-SIZE: 15pt; FONT-WEIGHT: bold; mso-font-kerning: 0.0000pt; mso-spacerun: 'yes'">四是落实穿透监管。要求保险资管机构有效识别保险资管产品的实际投资者与最终资金来源,充分披露资金投向、投资范围和交易结构等信息。<o:p></o:p></P>
八、《办法》与后续配套细则如何衔接?<o:p></o:p></P>
《办法》着眼于对各类保险资管产品共性的部分加以总体规范。考虑到不同保险资管产品在产品形态、交易结构、资金投向等方面的差异,下一步将在《办法》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的配套细则,细化监管标准,提高监管政策的针对性。</P>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