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等7部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就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答记者问(2)
问:先上岗高校毕业生可以从事哪些工作?</B><O:P style="LINE-HEIGHT: 200%"></O:P></SPAN></B></FONT></P>
答:</B>为有效防范执业风险,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在取得职业资格之前主要从事辅助性工作。其中,尚未取得教师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先上岗的,不宜独立承担一门课的讲授任务或幼儿园带班任务。尚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助产专业高校毕业生先上岗的,先从事医疗护理员工作,但不得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兽医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先上岗的,不得独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开具兽药处方。</SPAN><O:P style="LINE-HEIGHT: 200%"></O:P></SPAN></FONT></P>
问:《通知》中高校毕业生范围是什么?</B><O:P style="LINE-HEIGHT: 200%"></O:P></SPAN></B></FONT></P>
答:</B>《通知》聚焦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适用于2020届高校毕业生,以及2018、2019届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SPAN><O:P style="LINE-HEIGHT: 200%"></O:P></SPAN></FONT></P>
问: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的其他职业资格,是否可以“先上岗、再考证”?</B><O:P style="LINE-HEIGHT: 200%"></O:P></SPAN></B></FONT></P>
答:</B>《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其他准入类职业资格,有的职业活动风险较高,有的报考职业资格有从业年限条件,高校毕业生不能直接报考,还有的受限于国际公约等,不宜实施“先上岗、再考证”政策。对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各部门将继续落实已出台的稳就业举措,根据实际研究出台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目录内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不与就业创业挂钩,高校毕业生均可“先上岗、再考证”。行业主管部门不得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作为就业创业的硬性要求,用人单位也不得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作为招聘的限制性条件。 </SPAN></FONT></P>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