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通过!听法工委权威解读(2)
答:</SPAN>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区分轻重主次,有重点、分步骤,坚持立改废释和决定并举,统筹考虑立法修法项目。
第一部分是拟在2020-2021年制定修改的法律,共有17件。</SPAN>其中,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通过。生物安全法、民法典、修改动物防疫法3个法律案正在审议,争取年内出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精神,抓紧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不断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改完善,抓紧修改国境卫生检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这一部分还列入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社会救助、动植物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社会稳定、科技支撑等方面的立法项目,包括制定社会救助法,修改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业医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修正案(十一)。上述立法项目由人大方面、国务院方面提请审议的,大体各占一半。按照立法程序,对国务院提请审议的法律案,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前,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提出审议意见。
第二部分是拟综合统筹、适时制定修改的相关法律,共13件。</SPAN>这些立法项目都是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涉及公共卫生相关的。其中,有的制定、修改时间不久,如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有的需要与其他立法项目统筹考虑,如渔业法、食品安全法等;有的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卫生保障问题,如红十字会法、慈善法等。这些立法项目经过评估论证,有必要又可行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进行修改。
第三部分是其他需制定修改的相关法律。</SPAN>根据公共卫生领域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体系的需要,可能还要制定新的法律、修改其他法律,适时安排审议。按照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的精神,还要求在制定修改生态环境、社会管理、行政处罚、国家安全等方面有关法律时,将公共卫生法治保障融入各项法律之中。
问:推动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计划落实,有什么举措?</SPAN>
答:</SPAN>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任务,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重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计划落实工作。栗战书委员长对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好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提出明确要求。法工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报告中提出了落实措施。要坚持党中央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导作用,发挥国务院在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立法工作合力,努力完成好各项立法修法工作任务。特别是需在今明两年完成的重点立法项目,要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基础上,加快立法工作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安排议程时,要将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案的审议作为重点。
落实新计划要有新举措。按照工作部署安排,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就重点立法项目成立立法修法工作专班,发挥在法律草案的研究起草、审议修改工作中的作用。建立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副委员长牵头的立法修法协调机制,及时推进相关立法任务,研究解决立法中的问题和分歧,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注重配套规定及相关制度建设,发挥地方立法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中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也需要作出必要调整,体现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我们要狠抓各项立法任务落实,做到立一件成一件,改一条成一条,为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法治防线。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