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最高检案管办主任董桂文就2020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答记者问(3)
记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上半年这方面的办案数据有何变化?</SPAN>
董桂文:</SPAN>我们知道,以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主要针对“4+1”领域,“4”指的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4个领域,“1”指的是英烈权益保护领域。民事诉讼法第55条第二款、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四款,针对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除了上述“4+1”领域之外都用了一个“等”字,我们将“4+1”之外的领域称之为“等”外领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指的就是拓展“等”外领域。最高检认真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将检察机关对“等”外案件探索原则从“稳妥、积极”调整为“积极、稳妥”,紧盯安全生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络侵害以及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在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会议上进行重点部署,指导各地检察机关以办案为中心加强探索,“等”外领域办案数量大幅上升。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等”外领域诉前程序案件7846件,同比上升3.9倍,占16.6%,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其中民事211件,同比上升7.4倍;行政7635件,同比上升3.8倍。
记者: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和预防工作,上半年检察机关主要有哪些业务数据,请给我们介绍一下。</SPAN>
董桂文:</SPAN>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未成年人国家保护大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责任、地位。张军检察长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上强调,对犯罪未成年人坚定不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落实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该追诉的依法惩治,能宽缓的尽量从宽到位。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会议精神,2020年上半年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批准逮捕9008人,不批捕4352人,不捕率为32.6%,高于总体刑事犯罪不捕率11.7个百分点;附条件不起诉3709人,同比上升35.9%,占审结数的17.1%,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决定起诉14263人,不起诉6348人,不起诉率30.8%,高于总体刑事犯罪不起诉率18个百分点。
另外,上半年疫情期间,全国检察机关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热线”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对未成年人教育指导工作的便利性,现场法治宣讲少了,线上法治讲座多了,法治教育的影响力、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共开展法治巡讲3267次,同比下降61%,受众1869万余人,同比上升351.2%;开展法治讲座25130次,同比上升151.5%,受众2097万余人,同比上升384.4%。这类活动受众人数的大幅上升,正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比如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通过多个网络平台同步播出了“开学第一课”《莫让网事不堪回首,网络安全不失守》,收看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再比如海南省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通过电视直播,讲了“开学第一课”家庭法治教育,全省中小学学生、教职员工、家长及部分幼儿园教职员工、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干部等约300万人收看了直播;还比如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通过“四叶草”微课堂、快手平台直播法治课,开展对未成年人的一般预防,受众人数均达到百万人以上。
记者:对于信访案件,检察机关坚决落实“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的承诺,获广泛点赞,这方面有哪些数据能给我们分享?</SPAN>
董桂文:</SPAN>应该说,最高检提出的“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要求,是依法维护信访人权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及时修复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检察机关建立“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是做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的“加强版”,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新需求的重要举措。全国检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这一制度,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新收到的信访案件中做到“7日内回复”的有272947件,占首次信访数的98.9%。截至5月底,对符合检察机关受理条件导入司法救济程序的案件,“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为44607件,其中3个月办理进展答复3904件,占8.8%,3个月办理结果答复40703件,占91.2%,两类案件均做到了“应回尽回”。
这一制度充分落实的效果,还体现在有关重复信访数据上。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410626件,其中重复信访134556件,同比下降4.7%,占信访总量的32.8%,同比基本持平。第二季度接收重复信访84493件,占二季度信访总量的32.2%,较一季度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记者:据了解,适用公开听证程序办理案件已逐渐成为检察机关新的重要办案方式,能否将这方面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SPAN>
董桂文:</SPAN>好的。公开听证是检察机关主动转变司法办案理念,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新需求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升检察人员办案能力,努力做到案结事了的重要途径。为此,最高检按照平等参与、司法公开、对话协商、办案安全的原则,专门设置了听证席位图,研究制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推动各地加大公开听证工作力度,对一些疑难案件组织公开听证,摆事实、举证据、释法理,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大多公开听证数据上升。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对刑事不起诉案件开展公开审查1468人,同比上升154.4%;对刑事申诉案件开展公开听证402件,同比下降36.1%;对民事监督案件开展公开听证1645件,同比上升80.4%;对行政监督案件开展公开听证95件,同比上升206.5%。<!--/ewebeditor:page-->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