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北京三中院:四条“锦囊”力保“类案同判”

  “类案同判”是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正的朴素追求,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司法中的直观体现。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建院七年来,积极探索类案裁判尺度统一的方式和路径,摸索出类案审判指引、类案强制检索、专业法官会议、专项课题研究等确保类案裁判尺度统一的四条“锦囊”。

  类案审判指引——</STRONG>

  编纂法官办案的“工具书”</STRONG>

  樊思迪2017年进入北京三中院工作,入院第一天,就收到庭长送给她的一套秘籍宝典——《类型化案件审判指引》。这套书是北京三中院法官办案的工具书,民商事案件中的27类案由裁判规则在这套书里都能一一找到。

  樊思迪还清晰地记得,这套工具书2017年第一版印刷出来的时候,北京法院还没有以案由为纲编辑的裁判指引,而本书主要用于本院内部业务交流使用,因而在北京法院系统一书难求。两年后,书籍再版,案由从27类扩充到43类,字数也达到了100万字。

  这套审判指引工具书分为民事、商事两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设定的四级案由和顺序进行编排,通过抽取每类案件的核心要素,归纳出相对统一的裁判思路和裁判标准。指引覆盖了婚姻家庭、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案件占比大(约占民商事案件90%)、争议多、典型性强的案由,让法官一卷在手,有章可循。

  同时,每类案件的审判指引分为事实要点和法律要点两部分。事实要点指出法官需要审查的事实;法律要点按照模块化、分层级设置,详细列明相关法律规范及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以婚姻家庭纠纷类案件为例,法律要点包括婚姻效力、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离婚损害赔偿五大模块,其中财产分割模块逐级细化到了房屋、债券等标的物分割,将涉及该类具体问题的指导性意见、指导案例等进行系统梳理,列明争议问题的倾向性意见,为统一法官裁判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目前,除民商事领域外,审监、刑事、执行领域的审判指引也都基本编写完成。

  类案强制检索——</STRONG>

  打造尺度统一的“矫正器”</STRONG>

  提炼先例中的裁判规则,对后案进行指引和约束,有利于从源头上避免“类案不同判”。对于存在法律适用争议或者可能不同判的类案,要求承办法官必须进行检索。

  齐晓丹是北京三中院民一庭原庭长,从2019年11月开始,按照院里的统一要求,对于存在法律适用争议或者可能不同判的类案,都必须通过北京法院网、法信、中国裁判文书网等信息平台进行强制检索。检索范围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参阅案例,还包括该院经审判委员会或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的案例,有时还要在全国法院生效裁判文书范围内进行详细检索,最大限度地保证检索效率、质量,做到精准分析。检索结果显示类案存在多个裁判规则或裁判标准不一致的,需制作检索报告,经合议庭研究后提交法官会议讨论,必要时提请审委会研究。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中,承办法官史智军对于利息问题产生了疑问,和庭长探讨后,庭长建议就这个问题制作类案检索报告并提交法官会议讨论。

  “经过法官会议的深入研究,不仅给案件承办人提供更完善的裁判思路,也为以后处理该类案件统一了尺度。”齐晓丹如是说。

  专业法官会议——</STRONG>

  组建解决分歧的“智囊团”</STRONG>

  早在七年前建院之初,北京三中院就探索建立了“审判例会”制度。2015年底,该院制定出台法官会议工作规则,实现了从“审判例会”到法官会议的转型。

  该院将个案作为类案研究的切入点和抓手,通过统一法官会议审理报告样式,要求归纳报告要旨,提供类案及关联案件检索报告,初步提炼裁判规则。再通过法官会议平台的充分研究,实现类案裁判规则从初步拟定、充分酝酿到基本确立。各级法官会议突出类案审判实务研究,适时结合专题调研、业务培训、专家论证等,确保裁判规则确立的科学性、可行性。

  为了开好例会,该院指定研究室专门组建法官会议的秘书组,负责法官会议的日程安排、资料递送、会议记录、文件整理、成果发布等一系列工作,全力保障法官会议的质量和效果。

  吸收研究室人员参与后,为案例选材、课题研究、论文选题等方面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有力保障,实现了审判工作与调研工作的深度融合。

  建院以来,北京三中院召开法官会议共研究案件1万余件,发布类案裁判规则会议纪要近100期,整理出数百个审判实践中争议问题的处理建议。针对租赁合同、拆迁利益分配、劳动争议等实践中争议问题比较多、裁判尺度不统一的领域,制定了规范性意见。经过法官会议讨论的案件有8篇案例入选北京法院参阅案例,1篇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法官会议统一类案裁判尺度的效能正在不断释放。

  专项课题研究——</STRONG>

  描绘类案裁判的“路线图”</STRONG>

  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司法信息数据的标准及管理、类案裁判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将为实现裁判尺度统一提供科学正确的路径选择和理论支撑。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