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就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典型案例答记者问(2)
<P align=justify>  减少人员聚集、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开展流调等疫情防控措施,是有效监测和阻断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手段。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这批案例涉及的犯罪行为,都是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中较常出现的问题。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既需要地方政府科学防控、精准防控,需要现代科技、大数据支持,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P>
<P align=justify>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修改时补充完善了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情形,增加规定了拒绝执行人民政府依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非法出售、运输疫区被污染物品等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如果未能认真、严格遵守,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就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P>
<P align=justify>  问题三:近几个月来,全国多地在进口冷冻食品,尤其是冷冻海鲜食品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样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公众对此颇为关注。随着春节临近,人们置办进口年货的需求有所增加,这次发布的案例对物流进口检验检疫方面是否有所侧重?</P>
<P align=justify>  答:目前,外防输入成为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物流进口把关不严,全链条“外防输入”的成效将难以保障,“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也会被撼动。对此,国家要求对冷链食品进行源头管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包装进行严格检测和清洁消毒,从而预防新冠病毒污染。同时,要求对边境口岸人员和进口货物加强检疫检测,强化防控,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染源的境外输入。</P>
<P align=justify>  根据办案实践,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相关案件主要涉及两方面的犯罪:一是进口货物未严格遵守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秩序,涉嫌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的案件。二是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要求与境外携带病毒人员私自接触,造成疫情严重传播风险的,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案件。</P>
<P align=justify>  在这批案例筛选时,我们对此予以重点关注。案例二和案例四就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致力于“外防输入”,从不同角度充分发挥侦查、起诉职能作用的范例。案例四中,海关根据有关规定,需要对进口货物进行抽样检验检疫,在检测结果未出之前,货物不得放行。在此情况下,擅自开具、使用提货凭证交付、提取货物的行为,违反了国境卫生检疫规定,构成对国境卫生检疫秩序的侵害,造成疫情传播严重危险的,则涉嫌构成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案例二中,政府和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未达到防护标准的前提下,与俄罗斯方面司机接触。而李某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与俄罗斯司机私下接触并交接物品,导致疫情传播严重危险,终因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受到刑事追诉。</P>
<P align=justify>  因此,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力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P>
<P align=justify>  问题四:近日,多地出现故意隐瞒活动轨迹、拒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对于此类行为将如何依法惩处?</P>
<P align=justify>  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即流调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采取的一项重要预防、控制措施,对于有效防治疫情至关重要。近日,各地接连发生多起故意隐瞒个人活动信息、拒不配合流调案件。如案例一北京顺义确诊病例王某出现咽干、咽痛、头疼症状后,向疾控部门流调工作人员隐瞒在中风险地区活动及接触大量人员等情况,造成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扩散的重大风险。</P>
<P align=justify>  在我国,新冠肺炎已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对于拒不配合流调工作,引起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风险的,将依法从严查处惩治,切实维护疫情防控大局稳定。在此也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履行防控责任和义务,积极支持、参与、配合防疫工作,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贡献。</P>
<P align=justify>  问题五:对于故意篡改核酸检测证明的行为,将如何依法打击处理?</P>
<P align=justify>  答:核酸检测是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疫措施的重要抓手,是阻止疫情扩散传播的有效手段。近日,篡改核酸检测结果的行为屡屡发生,给疫情防控造成严重干扰。从涉及案件看,有的是伪造阴性检测结果入境。此前,已发生多起境外中国公民篡改核酸检测结果骗领健康码回国的事例,严重危及同乘及国内人员健康安全。还有的是为引起关注,故意将核酸检测结果篡改为阳性并在网上发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公共秩序。</P>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