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解读(2)

第三,构建协同创新机制。</STRONG>鼓励地方联合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一批物联网技术孵化创新中心,调动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基金会、开源社区等机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

五、如何推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

行业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物联网为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映射的基础支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化部署需要与千行百业紧密结合。《行动计划》综合考虑各领域对物联网需求的紧迫性、发展基础和经济效益等重要因素,按照“分业施策、有序推进”的原则,在社会治理、行业应用、民生消费三大领域重点推进12个行业的物联网部署。一是以社会治理现代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市政、乡村、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应用场景,提升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二是以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推进物联网与农业、制造业、建造业、生态环保、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三是以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推动家居、健康等领域智能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丰富数字生活体验。

六、如何推动社会各界投入物联网产业生态建设?

完善的产业生态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行动计划》着力从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加强产业集聚发展两方面壮大物联网产业生态。以多元化市场主体引领生态建设,分类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物联网运营服务商,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以产业聚集构建创新生态,加强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持续跟踪评价现有示范基地建设效果,高水平培育新的物联网示范基地,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七、如何推动物联网标准建设和落地实施?

标准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行动计划》从标准体系建设与关键标准制定方面推动物联网标准化工作,依托全国信标委及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进一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计划三年内组织国内产学研力量加快制修订40项以上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同时,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贡献度。

八、未来三年,如何布局物联网安全保障工作?

安全是物联网发展的前提,《行动计划》提出依托科研机构与联盟协会,从加强物联网卡安全管理、建设面向物联网密码应用检测平台以及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物联网安心产品”等方面发力,提升物联网安全技术应用水平和安全公共服务能力。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