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领导就《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答记者问(2)
  问:《条例》如何贯彻体现精准精细施奖要求?
  答:新体制下我军组织结构更加完善,专业分工更加精细,对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更高。制定《条例》,主动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走精准化施奖路子。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细化奖励情形,战时区分指挥作战、参加战斗、支援保障,平时区分战备训练、教育管理、国防科技、服务保障组织实施奖励,颁发相应奖章,实现打仗有打仗的奖、科研有科研的奖、保障有保障的奖。二是规范奖励时机,战时奖励在作战过程中及时实施,平时奖励结合半年或者年度工作总结实施,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奖励一般在任务结束后实施,同时对及时性施奖作出规定。三是改进奖励程序,战时按照作战指挥关系、平时按照领导管理关系、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按照任务指挥关系实施奖励。这样设计,坚持奖当其人、奖当其绩、奖当其时,充分发挥功勋荣誉表彰的激励效应。
  问:《条例》对表彰是如何规范的?
  答:表彰是我军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有效激励手段,在军队功勋荣誉表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条例》根据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相关规定,按照奖励表彰平行实施、等级基本对应、项目分级控制的办法进行规范。在层级设置上,将军队表彰项目由高到低分为一、二、三级表彰,与党和国家表彰奖励设置层级相对应;在项目管理上,明确中央军委和大单位分别建立表彰项目库,并规范及时性表彰审批程序;在组织实施上,明确军队实施表彰的时机、程序、方式等,规范军地联合表彰、军队参加地方表彰,进一步正规表彰秩序、增强表彰质效。
  问:请介绍一下《条例》在军队涉外功勋荣誉表彰方面是如何规范的?
  答:适应我军维护国家海外利益需要和对外合作交流需求,《条例》单设“军队涉外功勋荣誉表彰”一章,明确我军对外方人员实施功勋荣誉表彰和我军人员接受外方功勋荣誉表彰的有关事项,细化了相关政策规定;明确涉外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的牵头部门,健全了工作机制。
  问:请介绍一下《条例》对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待遇明确了哪些规定和要求?
  答:《条例》坚持精神激励为主、注重物质激励并举,按照等级差异设置、战时高于平时、确保军地衔接的思路,体系化设计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待遇。在荣誉记载方面,明确军队建立功勋荣誉场馆,设立功勋荣誉簿,记载勋章、荣誉称号等获得者及其功绩。在荣誉宣扬方面,规范军队功勋荣誉表彰通知书和喜报寄送有关工作,通过新闻报道等方式,广泛宣扬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范。在荣誉待遇方面,统筹设计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待遇,体系增加军人荣誉激励的“含金量”。
  问:请介绍学习贯彻《条例》有哪些具体部署和要求?
  答:加强新时代军队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关系部队战斗力生成提高,关系每名官兵切身利益。各级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部署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实。一是全面学习掌握《条例》规定要求。组织官兵原原本本学习《条例》,认真理解把握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实践要求。将《条例》纳入军队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轮训、基层法规学习等,突出党组织成员和政治机关干部,抓好《条例》集中培训,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平台搞好宣传,切实增强学习贯彻《条例》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着力推动《条例》落到实处。按照《条例》和配套法规要求全面规范功勋荣誉表彰工作,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完善制度机制、改进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制度功能。加强跟进指导,加大督导力度,及时发现解决《条例》贯彻落实中的矛盾问题,切实维护《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广泛开展新时代立功创模活动。着眼推动《条例》贯彻落实,组织开展新时代立功创模活动,聚焦备战打仗,融入军事斗争准备各项任务,培养树立一大批可学可做、可追可及的官兵身边典型,持续兴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热潮,激励广大官兵战位立功、岗位建功,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汇聚磅礴力量。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