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成都中院发布2021年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及十大典型案例(3)
</P>
<P>部分典型案例</FONT></P>
<P>先睹为快</FONT></P>
<P>&#128071;&#127995;&#128071;&#127995;</FONT></P>
<P>案例1</FONT></P>
<P>孙某某、刘某某非法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案</FONT></P>
<P>【基本案情】</FONT></P>
<P>2019年5月,被告人孙某某通过微信与在日本的被告人刘某某联系,授意刘某某从日本购买象牙制品并通过邮寄方式走私入境。刘某某通过国际快递将分别内装2件象牙的邮件邮寄至四川省新津县的案外人王某某处。后刘某某按照孙某某提供的收件人地址及联系电话,再通过案外人王某某将2件内装象牙的邮件转寄至孙某某父亲在山东省平度市古玩城经营的某工艺品店。2019年5月27日,成都海关缉私局民警在代为收件的孙某某父亲处查获2个邮件,现场扣押邮件内疑似象牙制品2件,净重分别为1 270克和1 337克。经华南动物物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邮件内的疑似象牙制品为哺乳纲长鼻目象科现代象象牙制品,价值共计10.86万元人民币。现代象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FONT></P>
<P>【裁判结果】</FONT></P>
<P>成都中院经审理判决,被告人孙某某犯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被告人刘某某犯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扣押在案的象牙予以没收。被告人刘某某收取的11 500元人民币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一审判决后,被告人孙某某、刘某某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FONT></P>
<P>【典型意义】</FONT></P>
<P>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本案二被告人虽然不是野生动物的直接杀害者,但其实施走私野生动物制品的犯罪行为,为杀害野生动物,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制品提供了销售市场。二人犯罪过程,形成了国外收购、国际邮寄走私入境、国内邮寄转运的走私野生动物制品的犯罪链条。该案的判处有利于从交易源头打击危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有利于警示从事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犯罪的违法者,有利于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FONT></P>
<P>
案例2</P>
<P>都江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申请强制执行大气污染行政处罚决定案</P>
<P>【基本案情】</P>
<P>2020年11月29日,都江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检察建议书,对某火锅店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排放油烟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并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处以5 600元的行政罚款。某火锅店经营者赵某未对此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但拒不履行缴纳罚款义务。待其异议期满之后,该局向赵某作出并送达《催告书》。因赵某至今未履行,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涉处罚决定。</P>
<P>【裁判结果】</P>
<P>准予执行都江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作出的《都江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但加处罚款的数额不能超过行政罚款的数额。</P>
<P>【典型意义】</P>
<P>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是困扰市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该案是2021年都江堰市人大报告典型案例,也是都江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大气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的首例非诉执行案件。该案系由检察院履行生态检察职责发现并移送的违法线索。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之后赓即与法院联系沟通,法院向行政机关开具了“一揽子”执法清单,推动了油烟扰民问题的联动治理。本案依法严厉打击火锅店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排放油烟的大气污染行为,为后续类似案件的处置提供了样板,是织密“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绿色保护网的有力尝试和积极探索。</FONT></P>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