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广东高院发布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4)
<P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18px; OVERFLOW: hidden;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FONT-WEIGHT: 400; COLOR: rgb(51,51,51); PADDING-BOTTOM: 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0px 25px; LINE-HEIGHT: 40px; PADDING-RIGHT: 0px'>——罗某与某汽车销售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一、基本案情 </STRONG>
2019年3月,罗某与某汽车销售公司签订《二手车定购合同》,约定某汽车销售公司向罗某出售车辆,车款为15万元。2019年4月,某汽车销售公司与罗某办理了涉案车辆的移交手续。后罗某发现其购买的车辆曾于2018年11月发生事故并更换发动机支架、燃油箱等90多项配件,保险理赔6万元。罗某认为某汽车销售公司在双方交易前未告知完整出险记录和维修情况,已构成欺诈,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汽车销售公司返还购车款并赔偿车价款三倍的赔偿金。
二、裁判结果 </STRONG>
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涉案车辆在2018年发生的事故中更换配件较多、理赔金额较高,根据当地一般市场交易习惯、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该事实将严重影响消费者对车辆性质、质量等问题的判断,属于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购买涉案车辆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某汽车销售公司在签订买卖合同前未完整、明确地向罗某告知前述事故及理赔情况,属于消极隐瞒事实的行为,已实际导致罗某在未能清楚知悉车辆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作出违背其真实意思的决定,构成欺诈。由于罗某明确表示本案中不主张退还涉案车辆,故判决未支持返还购车款,支持某汽车销售公司向罗某赔偿涉案车辆价款三倍的金额共45万元。
三、典型意义 </STRONG>
经营者负有向消费者告知商品重要情况的积极义务。人民法院依法认定汽车销售公司隐瞒车辆重大事故和理赔情况,导致消费者错误购买车辆的构成欺诈,应承担三倍赔偿责任,对于震慑不法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汽车销售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SPAN>
<P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18px; OVERFLOW: hidden;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FONT-WEIGHT: 400; COLOR: rgb(51,51,51); PADDING-BOTTOM: 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0px 25px; LINE-HEIGHT: 40px; PADDING-RIGHT: 0px; TEXT-INDENT: 0em'>电子投保不减轻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提示说明义务 </STRONG>
<P style='LIST-STYLE-TYPE: none; 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18px; OVERFLOW: hidden;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FONT-WEIGHT: 400; COLOR: rgb(51,51,51); PADDING-BOTTOM: 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0px 25px; LINE-HEIGHT: 40px; PADDING-RIGHT: 0px'>——谢某与某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
一、基本案情 </STRONG>
2021年8月,谢某在某保险公司处投保了机动车损失险,其在保险期限内驾驶被保险车辆发生连环碰撞,造成车辆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谢某委托鉴定机构对其车辆损失价格进行评估,并依据鉴定意见书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不认可鉴定意见书,并主张保单特别约定“承保车辆出险时需按照市场拆车件金额赔付配件损失”,故维修费应按照保险公司核定的损失金额来确定。谢某认为其使用手机自助投保,从未接触过保险公司,也未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向其提示说明特别约定的条款内容,保险公司无权按照市场拆车件金额定损,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保险公司赔偿车辆维修费等共5.9万元。
二、裁判结果 </STRONG>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谢某委托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相比保险公司作出的定损结论,更具有客观中立性,且保险公司未进行实物查勘,未提供其他充分有效的证据以反驳鉴定意见,故鉴定意见应予采纳。保单特别约定载明“车辆配件按市场拆车件金额赔付”,其实质为减轻保险人赔偿责任的格式免责条款,依法应进行提示说明才产生法律效力。涉案保险合同系谢某通过电子渠道自助订立,未与保险公司人员有过任何接触,保险公司未能充分证明其通过电话、网页、音视频等形式对减轻其责任的条款向谢某进行提示及说明,应认定上述条款对谢某不发生法律效力。故判决保险公司按照鉴定机构评估的损失价格向谢某赔付保险金5.9万元。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