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古玩遇赝品,合同可以撤销吗?(2)
2023年5月,老刘因不服奉化区法院生效判决申请再审。再审审查认为:申请人未提供证据证明存在欺诈、胁迫、虚假陈述、利用优势地位误导等情况,交易后标的物经鉴定属赝品,可适用古玩行规调整。法院对再审申请人认为原审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错误的主张不予支持,故裁定驳回再审申请。
■裁判解析
应当尊重古玩交易行业惯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据此,实务中行为人因对交易性质、交易相对方、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存在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本案的特殊性在于,交易标的物为古钱币,属于古玩范畴。古玩交易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买卖,有着“买卖全凭眼力,真假各安天命”的特殊行业惯例。按照惯例,古玩交易中应由买受人通过实物查看自行判断商品价值,并与出卖人达成交易合意;即便买受人确实对商品质量存在误判,也不构成法律上所认可的重大误解。
选择网络交易的当事人,因未实际接触货物,产生误判的风险增大,但不能因为交易形式的不同而改变古玩交易的特殊“规矩”,降低对买方谨慎性、专业性的要求。买方若认为存在误判风险,可选择实地验货或双方约定仅支付定金,验货后支付全款。本案中,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当事人仅通过照片判断货物品相,并支付全部价款,属于未尽审慎交易义务,应当自行承担不利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实务中存在另一种情况,卖方为促成交易对古玩物品的年代、材质等内容进行误导性说明,对买受人订立合同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直接关系买受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及重大利益,应当认定存在重大误解。这种情况下,卖方不同于不知真假的“被动骗”,而是明知货物真伪,却通过虚构信息的方式诱导买家形成错误认识,属于法律所禁止的“真欺诈”。
综上所述,古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因判断其真假优劣、考验买卖双方眼力属于交易惯例认可的趣味性要素,“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已构成古玩行业的特殊行规,甚至增色了古玩的行业魅力闪耀至今。当下,网购成为一般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古玩交易为适应时代变化拓展出了线上渠道,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亦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2023年我国私人收藏家人数超9000万。拍卖行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古玩交易引发热烈反响,助力我国艺术品市场成为世界“顶流”,激发广大收藏家、古玩爱好者的交易热情。古玩交易不仅需要强大的购买力,亦需要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法治保障。为尊重既定规则,保持行业特点,法院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交易规则予以尊重。然而,对于刻意隐瞒、恶意欺骗等违反公平交易原则,损害行业秩序和稳定性的行为,司法机关亦要承担起维护法律尊严、保护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及时予以纠正。
■专家观点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0px;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LIST-STYLE-TYPE: none; FONT-STYLE: normal; TEXT-INDENT: 0px; MARGIN: 0px 0px 1em;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0,0,0);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400;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古玩交易规则与重大误解制度的适用</STRONG>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ADDING-BOTTOM: 0px;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LIST-STYLE-TYPE: none; FONT-STYLE: normal; TEXT-INDENT: 0px; MARGIN: 0px 0px 1em;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0,0,0);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400;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龙俊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