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4)》有关情况(实录)(5)
其次,加强版权保护。持续加大数字音乐侵权盗版打击力度,支持数字音乐平台加强优秀音乐作品原创,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机制,维护良好网络音乐传播秩序。
还有,优化版权服务。进一步推动完善便利数字音乐确权的版权登记体系,推动“区块链+版权”平台更好助力行业发展,支持数字音乐版权资产管理体系建设,促进数字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
还有,推动广泛传播。配合相关部门规范数字音乐授权模式,支持数字音乐非独家授权,推动建立数字音乐良性版权授权机制,促进数字音乐广泛有序传播。
最后还有,实施社会共治。支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依法开展数字音乐授权工作,规范引导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完善创新许可和管理机制,为权利人和使用者提供更顺畅高效的服务。4月18日,由中国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和腾讯音乐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为行业起了一个好头。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发挥沟通协调、行业自律、纠纷调处、扶持原创等积极作用,深化版权开放共享、合作共创。
谢谢。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能否介绍一下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谢谢。
白清元:
这个问题请公安部的李剑涛局长回答。
李剑涛:
谢谢您的提问。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作用日益凸显。为此,公安部作出“安芯”专项工作部署,大力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切实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保护。202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办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157起,集中侦破了一批涉及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重特大案件,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秩序。其间,依法打击为境外提供商业秘密犯罪,有关地方侦破了境外机构窃取我新能源企业商业秘密等重大案件,坚决维护我国科技安全和经济安全。
二是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坚持依法惩治犯罪与预防犯罪相结合,指导各地聚焦战略新兴、传统优势和未来前沿产业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警企联系服务机制,帮助高新技术企业防范高频风险,推动提升企业自我防护能力。有关地方结合先进制造业聚集等区位特点,创新“知识产权警务站”“云警务室”等形式,主动向企业提供预警提示、风控建议等服务,受到企业欢迎。
三是助力生态治理。密切跟踪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依法严厉打击裹胁伴生的新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特别是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实施犯罪的行为。2024年以来,公安部指导部分地方依法立案侦办了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商业秘密,以及利用变脸、拟声等手段兜售假劣商品等犯罪案件。
四是积极推动法治完善。会同相关科研院所梳理典型案例,研究完善高新技术领域侦查办案规则,不断提升公安机关针对高新技术犯罪的发现侦查能力和法律运用水平,更好地回应新科技、新产业、新赛道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同时,发挥公安机关贴近实战的优势,及时发现多发性的问题,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厘清高新技术领域侵权犯罪定罪处罚标准,强化前沿领域法治支撑。谢谢。
邢慧娜:
最后一个问题。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近年来,尽管网上购物环境有所改善,但侵权假冒商品仍然给消费者网上购物带来了不好的消费体验。在网上购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进展如何?谢谢。
白清元:
大家知道,近年来网络交易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网上售假、侵权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方面,强化制度供给。适应网络购物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及时出台了《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电子数据取证暂行规定》《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以及《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明确了执法依据,完善了执法举措,规范了交易行为。
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牵头开展了2024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共查处涉网案件3.6万件、移送公安机关381件,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28.7万条、责令整改网站1.7万个次、提请关闭网站2619个次,持续净化网络购物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着力优化行政指导。依法对平台企业开展行政约谈、召开合规推进会,发布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组织签署自律公约,指导整改平台补贴、价格收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会同相关部门约谈主要电商平台,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更好地维护网络交易秩序。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