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
  二、浙江省杭州市公安机关推动建立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浙江省杭州市公安机关锚定“创新活力之城”城市定位,紧紧围绕杭州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半导体等产业“产、学、研”领域500家创新主体保护名录以及知识产权犯罪风险指数,强化重点保护和风险预警感知。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指标体系》相关标准,发布《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秘密风险基础防范工作指引》,针对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3大行业分类定制创新风险自检表,指导企业精准防范风险。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一站式”知识产权联合保护中心,完善支队、大队、派出所三级“知产警官”体系,创新市、区两级上下联动“双轨”办案模式,编制《知产警官走访企业工作手册》,企业咨询报案更加方便快捷。2025年以来,共开展入企服务100余次,推动完善内控措施40余项,受理企业咨询400余次,解决知识产权纠纷54件。
  三、安徽省合肥市公安机关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安徽省合肥市公安机关主动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构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试点成立市级知识产权犯罪接报案中心,在县区和183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专门的警务联络室和警务联络员,涉企法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商业秘密领域,联合相关部门在重点企业(园区)设立6家商业秘密协同保护指导站,制定《企业商业秘密风险体检细目》,引导企业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从源头降低侵权风险。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成立知识产权一站式保护协作中心和食药环知联合执法中心,强化与长三角重要城市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形成跨部门跨区域共治合力。
  四、湖南省长沙市公安机关推广建立保护知识产权驻企业工作站。湖南省长沙市公安机关推广建立保护知识产权驻企业工作站,持续深化驻企警务改革,针对商业秘密、商标保护等环节,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深度融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构建起“体检式预警+靶向化防控”的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络。驻企工作站现已覆盖207家支柱产业领军企业及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累计帮助企业化解侵权纠纷300余起,侦破侵犯商业秘密、假冒注册商标等案件200余起。同时,自主研发知识产权风险测评模型,企业可通过“我的长沙”APP进行自行测评,实时生成知识产权风险全面体检报告;公安机关根据风险等级,对高、中、低风险企业分级分类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化治理,结合知识产权侵权高发场景,指导企业加强源头防控,以“小切口、硬举措”的数字化治理模式赋能企业“主动防护”。模型上线运行以来,已为605家重点研发企业开展全方位风险测评,排查风险3400余个。
  五、四川省公安机关推广使用“知识产权云警务”微信小程序。四川省公安机关积极推广应用“四川公安知识产权云警务”微信小程序平台,对接企业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依托云警务平台线索报警功能,企业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微信端上传文档、视频或图片等资料,实现“一键报警”,及时反映侵权问题线索或进行在线咨询,目前,已有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驰名商标企业在内的7200余家企业入驻该平台,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400余万元。针对企业法律知识欠缺、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在云警务平台开设法律专栏,为企业提供“一键问询”式法治服务,上传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相关指导性案例,推动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50余条,专题培训企业人员400余人。云警务平台还开设了“惠民利企大走访”专栏,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企业可线上“一键预约”民警现场解决。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1300余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120余个,提出保护建议140条。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