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2)
超龄劳动者累计缴费不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选择继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个人身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也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应当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第十八条【基本医疗保险】 超龄劳动者已享受职工医疗保险退休人员待遇继续工作的,不改变其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超龄劳动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缴费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选择继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可以个人身份继续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为其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应当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第十九条【失业保险】 不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超龄劳动者,失业后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
第二十条【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 因本规定明确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发生争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
因其他事项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一条【劳动保障监察】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二款、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超龄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第(一)项至第(三)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实施监察。
第二十二条【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定的处理】 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负有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工会监督和支持帮助】 工会依法维护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保障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侵害超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超龄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四条【特殊情形】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弹性延迟退休的劳动者,在弹性延迟退休期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第二十五条【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P>
附件2
起草说明
</P>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其中规定“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等基本权益。”从法律层面对保障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提出要求。为贯彻落实延退决定精神要求,研究起草了《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稿形成过程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专项课题等方式,听取用人单位、劳动者代表等各方诉求。二是围绕基本权益的范围和标准、争议处理渠道等问题充分论证评估。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对收到的意见,逐条梳理分析,充分吸收采纳。
二、主要内容
公开征求意见稿共25条,主要内容为:
(一)明确适用范围
明确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超龄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适用暂行规定。同时,明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弹性延迟退休的劳动者,在弹性延迟退休期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第二条、第二十四条)
(二)明确权益内容
一是获得劳动报酬方面,明确劳动报酬约定事项(第十条)、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第十一条)、劳动报酬支付的法定形式(第十二条)。
二是休息休假方面,明确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超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一般不安排超龄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超龄劳动者加班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第九条)。
三是劳动安全卫生方面,明确用人单位应当对超龄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的教育和培训(第十四条)。
四是工伤保障方面,明确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超龄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并缴纳工伤保险费,以及超龄劳动者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五是其他社会保险方面,体现自愿性、协商性原则,明确超龄劳动者在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选择继续参保时可以个人身份继续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也可以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明确不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超龄劳动者,失业后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第十九条)。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