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2)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等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协议;
(四)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的租赁、买卖等协议;
(五)医疗保障服务协议;
(六)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务目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其他行政协议。
第十一条 下列事项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一)公安、国家安全、刑罚执行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二)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指导行为;
(三)行政机关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为;
(四)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责等行为;
(五)行政机关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但行政机关以信访形式履行或者拒绝履行法定职责,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作出新的处理决定的除外。
第二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
第十二条 行政复议法及本条例所称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第十三条 个体工商户申请行政复议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申请人。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登记的经营者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申请人。
农村承包经营户申请行政复议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上记载的人、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的人或者农村承包经营户内全体成员推选的其他成员代表为申请人。
第十四条 合伙企业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企业为申请人,由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代表该企业参加行政复议;其他合伙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全体合伙人共同申请行政复议。
前款规定以外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代表该组织参加行政复议;没有主要负责人的,由共同推选的其他成员代表该组织参加行政复议。
第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的,可以以公司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六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依法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依法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不申请行政复议的,过半数的村民可以以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部成为城镇居民后,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的,过半数的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七条 业主委员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业主共有利益的行政行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
业主委员会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或者占总户数过半数的业主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八条 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十人的,推选二至五名代表人参加行政复议。
申请人推选代表人,应当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由全体申请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推选书。
第三人超过十人的,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推选代表人。
第十九条 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代理人,包括申请人或者第三人的近亲属、工作人员,申请人或者第三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被申请人应当指定一至二名工作人员作为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不得仅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
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委托日期,由委托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第二十条 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所在地或者行政争议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二十一条 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以共同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为共同被申请人。
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以共同名义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其他组织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第二十二条 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下级行政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该机构或者组织为被申请人;没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设立该机构或者组织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管理机构作出行政行为的,开发区管理机构为被申请人;开发区管理机构所属职能部门作出行政行为的,职能部门为被申请人。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