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全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2025年10月26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蔡达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以“四个最严”的要求,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食品安全法全面有效实施,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今年5月至9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开展了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颁布实施,2015年进行了全面修订,对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是该法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四次检查。执法检查组由蔡达峰、铁凝、洛桑江村副委员长任组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雒树刚任副组长,成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共26人组成。5月9日,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执法检查工作,听取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汇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提交了书面汇报材料。5月至8月,执法检查组分为3个小组,分赴黑龙江、上海、江西、河南、广西、甘肃等6个省(区、市)开展检查,并委托天津、辽宁、安徽、湖北、贵州、青海等6个省(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9月15日,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检查工作,研究讨论执法检查报告。

  本次执法检查工作,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执法检查组深刻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政治属性、民生属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穿检查工作全过程,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是突出检查重点。执法检查组立足工作实践,认真对照法律条文,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明确8个方面28项执法检查重点,在实地检查中进一步聚焦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网络餐饮等新业态食品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增强执法检查实效。三是全方位广覆盖。执法检查组深入食品企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学校、托育机构、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监测检验机构、基层市场监管所、进出口口岸等单位和场所认真开展检查,随机抽查社区食堂、职工食堂、早市、夜市等,并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进行暗访,全面系统地了解法律实施的真实情况。四是听民声汇民意。执法检查组在开展实地检查时,邀请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程参加执法检查活动,特别邀请学生和家长代表参加座谈会并发表意见;深入基层,与食品生产经营一线从业人员交流,了解实际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82万份,梳理公众相关建议11.98万条,真正将听取民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贯穿执法检查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二、实施成效

  食品安全法修订实施以来,国务院及各部门、各地方认真贯彻实施法律规定,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近五年来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从检查的情况看,食品安全法实施成效显著,为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一)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一是配套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国务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制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以及系列规范性文件,推动食品安全法各项规定落实落细。各省(区、市)均出台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作出具体管理规定。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法规规章为支撑的食品安全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二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持续完善。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等多项规定,建立多部门多领域合作的标准审查机制,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93项,涵盖日常消费的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涉及各类食品安全指标2.3万项,为落实全链条监管、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三是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建设有序推进。各地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制度,组建审评委员会,开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已备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171项,对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广西制定螺蛳粉相关标准,推动特色食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过750亿元。


总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