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1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 (3)
人均支出标准=该级次文体体育传媒全国总支出÷该级次全国总人口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成本差异系数比照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标准支出成本差异系数测算办法计算确定,不再考虑供养率差异系数。
(五)医疗卫生标准财政支出
医疗卫生标准财政支出=∑i(∑j各级次总人口×该级次人均支出标准(不含新农合)×支出成本差异系数)+参加新农合人数×财政人均补贴标准
i=省本级、地市本级、县级。
j=0,1,2,…该级次行政单位个数。
人均支出标准=该级次医疗卫生全国总支出(剔除据实计算和新农合部分)÷该级次全国总人口
医疗卫生支出成本差异系数=(人口规模系数×0.85+面积系数×0.15)×{艰苦边远系数×人员经费占该项支出比重+温度系数×取暖费占该项支出比重+海拔系数×运距系数×燃油费占该项支出比重+路况系数×车辆维修费占该项支出比重+[1-(人员经费占比+取暖费占比+燃油费占比+车辆维修费占比)]}×民族系数×直辖市差异系数×人均寿命系数×地方病系数
人均寿命系数根据各地人均寿命情况分档,各档人均寿命差异系数根据各地人均寿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情况确定。
地方病系数根据地方地方病发生情况,及实际支出水平计算确定。
(六)环境保护标准财政支出
环境保护类下,除污染防治外,均据实计算。
污染防治标准财政支出=∑i(∑j(环境保护实际支出-污染防治实际支出+单位cod排放污染防治费用×cod排放量×70%+单位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费用×二氧化硫排放量×30%))
单位cod排放污染防治费用=该级次污染防治费用/该级次cod排放总量
单位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费用=该级次污染防治费用/该级次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i=省本级、地市本级、县级。
j=0,1,2,…该级次行政单位个数。
(七)城乡社区事务标准财政支出
城乡社区事务标准财政支出=∑i(∑j((单位建成区面积城乡社区支出×建成区面积×80%+人均支出标准×人口数×人口规模系数×20%)×0.5+实际支出×0.5 )
单位建成区面积城乡社区支出=该级次城乡社区全国总支出÷该级次全国建成区总面积
人均支出标准=该级次城乡社区全国总支出÷该级次全国总人口
其中,市本级(省会城市和其他城市)人口数指总人口,县旗市和市辖区人口数指城区人口。
(八)农业标准财政支出
农业标准财政支出=max(∑i(∑j((农村人口×人均农业支出标准×20%+∑j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支出标准×40%+∑j粮棉油总产量×单位产量农业支出标准×40%)×干旱系数)),实际支出)
i=省本级、地市本级、县级。
j=0,1,2,…该级次行政单位个数。
人均农业支出标准=该级次农业全国总支出÷该级次全国农村总人口
单位面积农业支出标准=该级次农业全国总支出÷该级次全国农业面积
单位产量农业支出标准=该级次农业全国总支出÷该级次全国农业产量
干旱系数根据各省降雨量分档确定。
(九)林业标准财政支出
林业标准财政支出=max(∑i(∑j((林业面积×单位面积林业支出标准)×20%+∑j实际支出×80%)×干旱系数)),实际支出)
i=省本级、地市本级、县级。
j=0,1,2,…该级次行政单位个数。
单位面积林业支出标准=全国林业总支出÷(全国林地面积+全国草地面积×50%)
干旱系数根据各省降雨量分档确定。
(十)水利标准财政支出
水利标准财政支出以省为单位测算。
水利标准财政支出=据实计算支出+标准化测算支出
据实计算支出包括“水利”款下的功能分类中“防汛支出”、“抗旱支出”、“小型农田水利支出”、“水利建设”,其余支出项目采用标准化测算。
标准化测算支出=(堤防长度×单位堤防长度支出标准×40%+已建成水库总库容×单位库容支出标准×30%+有效灌溉面积×单位灌溉支出标准×30%)×干旱系数
单位堤防长度支出标准=全国水利支出÷全国堤防长度
单位库容支出标准=全国水利支出÷全国已建成水库总库容
有效灌溉面积=全国水利支出÷全国有效灌溉面积。
干旱系数根据各地降雨量分档确定。
(十一)交通运输标准财政支出
交通运输标准财政支出以省为单位,分直辖市和其他地区两类分别测算计算。
交通运输标准财政支出=公路里程×每公里交通支出×30%+人口×人均交通支出×20%+县个数×县均交通支出×10%+民用汽车拥有量×车均交通支出×10%+面积×单位面积交通支出×30% 。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