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的通知
教高[20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高等教育专题规划.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附件:
高等教育专题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目 录
序言 1
一、指导思想 2
二、战略目标 2
三、主要任务 3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9
(三)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11
(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12
(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12
(六)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15
(七)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16
(八)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机制 17
(九)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20
(十)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21
(十一)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 22
四、重大项目 23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计划 23
(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26
(三)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26
(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促进计划 27
(五)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计划 28
五、组织实施 29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特制定本专题规划。
序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高等教育是国力强大、民族昌盛、社会文明的重要推动力,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居世界第一,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同时,相对于国家发展的新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办学活力不足,办学特色不鲜明。提高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世界各发达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强盛,都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紧密相伴。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围绕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统筹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统筹各类型各层次高等学校协调发展;以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为重点,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统筹普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
二、战略目标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升。到2020年在学总规模达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若干学科领域研究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