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通知(39)
2.1.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两组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落实情况。 无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无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或无交接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整,每项扣1分。 3
2.1.4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标识。
抽查2名患者(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 未使用“腕带”,每人扣1分。 2
2.2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6分) ★2.2.1建立手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 查阅相关资料,抽查5份三步安全核查记录,并现场考查。 未制定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或未执行手术安全核查,不得分;记录不完整,每份扣1分。 3
2.2.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制度,制度中对标记方法、标记颜色、标记实施者及患者参与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查阅相关资料,访谈2名不同科室的手术医生。 未制定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或无规范、统一的标记或无规定,不得分;医生不了解相关制度和流程,每人扣0.5分。 3
2.3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8分) 2.3.1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制度和工作流程,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各1人。 无制度与工作流程,或无医院“危急值”项目表,不得分;未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扣1分;不熟悉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不知晓项目及内容,每人扣1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0.5分。 3
2.3.2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应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复核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处置并记录。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 抽查5项“危急值”处理记录,并现场追踪考查。 “危急值”处理记录不符合要求,每项扣0.5分;信息系统不符合要求,扣1分。 3
2.3.3建立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和工作流程。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现场访谈2名医师。 无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得分;不熟悉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每人扣1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0.5分。 2
2.4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和压疮发生。(5分)
2.4.1制定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查阅相关资料。 无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及工作流程,不得分。 3
2.4.2制定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访谈2名护士。 无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不得分;不了解诊疗及护理规范,每人扣1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0.5分。 2

第三章 医疗质量(190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分值
3.1.1建立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2分)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未建立医院质量管理责任体系,不得分;院长非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扣1分;科室未成立以科主任为负责人的质量管理小组,扣1分。 2
3.1.2合理设置医院质量管理组织,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记录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为院长决策提供支持。(2分)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少1个,扣0.2分;质量管理委员会未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每个扣0.2分。 2
3.1.3医疗、护理等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承担指导、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4分)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无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不得分;未建立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等,每项扣1分;考核评价记录不详实,扣1分。 4
3.1.4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全院医疗、护理、医技质量实行监管,并建立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2分)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无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不得分;检查、评价、监督不到位,扣1分;未建立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扣1分。 2



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


总共7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的通知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5-2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5-2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1-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013-1-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分等标准和评...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1-18)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