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
已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规定进行改造。
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规范,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源头减量
第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机制,鼓励引导公众节约资源,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第十三条 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规定,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对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回收。
商务、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应当督促快递、物流、电子商务、外卖等企业执行绿色包装国家标准。
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应当发挥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行绿色办公,采购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制品。
鼓励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履行源头减量义务,使用环保布袋、纸袋、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以及其他替代制品,减少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第十五条 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调联动加强果蔬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超市等场所的管理,积极推行净菜上市、洁净农副品进城。
鼓励引导新建、在用大型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规划和标准同步配置果蔬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实现生活垃圾就地减量。
第四章 分类投放
第十六条 城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玻璃制品、织物等。
(二)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电池、灯管、药品、杀虫剂、温度计、化妆品、油漆及其容器等。
(三)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厨余垃圾等。
(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调整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商务等部门,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编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操作指南,明确其指导目录、标志、标识、投放规则等,并向社会公布。
分类收集容器、设施的标志标识应当统一规范、清晰醒目。
第十八条 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分类集中投放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在指定的地点,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收集容器内。禁止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
第十九条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管理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聘请物业服务人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人为管理责任人;实行自行管理的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为管理责任人;未聘请物业服务人且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住宅小区,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为管理责任人;
(二)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办公或者生产经营场所,本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三)商场、市场、住宿、餐饮服务等经营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四)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公交场站、停车场、广场、景区、公园、公共绿地、公共厕所等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五)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六)城市道路、公路、桥梁、河道、湖泊、地下通道等,管理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按照前款规定不能确定管理责任人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确定。
第二十条 管理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在显著位置公示生活垃圾投放的地点和方式等;
(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责任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三)按照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定期清洁、维护;
(四)将分类后的生活垃圾移交符合要求的收集、运输单位,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等方式,聘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第五章 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第二十二条 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禁止垃圾分类投放后混合收集、运输和处理。
第二十三条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处理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处理服务许可。
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可以实行特许经营。
第二十四条 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应当定期定点分类收集、运输,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应当每日定时分类收集、运输。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