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2)
第十五条 下列人员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一)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二)注册建造师;
(三)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咨询工程师。
第十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对从事质检、安全、资料管理等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 发包承包管理
第十七条 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发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手续的,已经审批、核准或者备案;
(二)持有工程项目管理资质证书或者与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签订的委托监理合同;
(三)建设用地和工程报建手续完备;
(四)具有地形图、水文和工程地质、地下管线等工程勘察、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
第十八条 工程项目施工发包,除应当符合第十七条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
(二)建设资金和主要设备来源已经落实,到位资金能够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三)拆迁进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可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发包给一个单位进行总承包,也可以将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或群体工程中的单位工程分开发包给承包单位。
实行设计总包的,建设单位不得将设计进行专业分包。
实行施工总包的,建设单位不得将工程分开发包。
第二十条 承包单位承包的建设工程,应当自行完成主体工程以及合同约定的其他工程项目,禁止转包。
总承包的单位可以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将总承包的工程分包给其他承包单位。但总承包单位必须对总承包的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承担总承包合同规定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当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范围及方式,依照招标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办理规划定点、征地拆迁手续和有关证照等为条件,指定承包单位或包揽工程;不得在建设工程承包发包中行贿受贿。
第五章 造价管理
第二十四条 建设工程造价实行统一管理。建设工程造价依照国家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工程概算、预算、费用和工期的定额以及计价办法执行。
专业建设工程造价,依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专业建设工程概算、预算、费用和工期的定额以及计价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建筑材料的价格以及人工、机械费用的变化情况,定期调整建设工程的价格预测系数、价格结算系数、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计价办法。
第二十六条 国家和省规定放开价格的建筑材料、设备等,实行市场价格。
第二十七条 在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设计单位应编制工程设计概算,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图预算;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编制工程竣工决算。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办理工程结算手续。
第二十八条 招标工程合同中的工程造价必须与中标价格一致。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有权制止违反工程造价管理的行为。
第六章 质量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条 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构配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必须遵守国家和省颁布的技术规范。
建筑产品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质量标准。建筑产品的审查、供应单位应对产品质量负责。
禁止在建设工程上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第三十条 发包单位未经施工承包单位同意,不得超越合同约定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指定材料、构配件、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供应商。
设计单位未经发包单位同意,不得在工程设计文件中指定材料、构配件、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供应商。
第三十一条 建设工程实行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由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设置并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准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向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办理监督手续。
建设工程施工中,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必须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实行保修制度。建设工程在规定的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时,承包单位必须承担保修责任,保修费用和实际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