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领域知识产权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72条:“商标持有人依照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请求。经商标局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认定为驰名商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商标的行为,收缴、销毁违法使用的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的,一并收缴、销毁。”】

2.3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字号使用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8条。

示例:某某企业擅自将“AA”注册商标作为字号使用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8条:“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3. 商标申请代理类

3.1恶意申请商标注册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恶意申请“AA”等商标注册案。(对具有不良影响的商标,不写明“AA”商标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8条第4款:“对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的,根据情节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对恶意提起商标诉讼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给予处罚。”

《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申请商标注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属于商标法第四条规定的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的;(二)属于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三)属于商标法第十五条规定,代理人、代表人未经授权申请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标的;基于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或者其他关系明知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标存在而申请注册该商标的;(四)属于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或者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五)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申请商标注册的;(六)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背公序良俗,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第12条:“对违反本规定第三条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的申请人,依据商标法第六十八条第四款的规定,由申请人所在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违法所得三倍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1.1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申请商标注册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4条第1款、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1项、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申请“AA”等商标注册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4条第1款“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第68条第4款(略)

《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1项、第12条(略)】

3.1.2申请商标注册中复制/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2项、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中复制“AA”驰名商标案。

3.1.3未经授权申请注册被代理人/被代表人商标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3项、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未经授权申请注册被代理人/被代表人商标案。

3.1.4恶意申请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标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3项、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恶意申请他人在先使用的“AA”商标案。

3.1.5申请商标注册损害他人在先权利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4项、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申请“AA”商标注册损害他人在先权利案。

3.1.6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商标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4项、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AA”商标案。

3.1.7以欺骗/不正当手段申请商标注册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5项、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以欺骗手段申请“AA”商标注册案。

3.1.8申请注册有不良影响的商标案

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6项、第8项,第68条第4款;《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第3条第6项、第12条。

示例:某某企业申请注册有不良影响的商标案。

总共1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