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3)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接受所在地工会的指导。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在工会设立仲裁庭进行劳动争议仲裁活动。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总工会依法为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可以设立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站点。
职工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三条 工会可以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聘任劳动法律监督员,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群众监督。
工会可以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聘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情况进行监督,维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第二十四条 工会依照国家规定对新建、扩建企业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行监督。对工会提出的意见,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二十五条 工会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有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企业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立即作出处理决定。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有尘毒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防护措施,按规定进行监测,并定期将监测结果和职业病发生情况向工会报告。
第二十六条 工会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治、纪律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动员和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协助用人单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职工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
第二十七条 工会应当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组织职工开展互助活动,协助用人单位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工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拓宽就业门路,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第二十八条 根据人民政府委托,工会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的推荐、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 国家机关研究起草或者修改有关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规、规章以及重大政策、措施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
各级人民政府与同级工会,政府有关部门与同级产业工会,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行政措施,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联席会议至少每年举行一次。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与同级工会及企业方面代表应当共同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可以召开会议或者采取适当方式,通报交流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对实施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行指导。
第四章 基层工会组织
第三十一条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职权。
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由其选举和罢免企业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
以上企业、单位的工会委员会是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委员会,依法支持和组织职工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以及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
第三十三条 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中职工代表的产生,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制定、修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决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
工会有权对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保护和社会保险等事项提出建议,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
第三十五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召开会议或者组织职工活动,应当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以外进行,需要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的,应当事先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基层工会非专职委员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参加会议或者从事工会工作,每月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年内可以合并使用,其工资等待遇不受影响。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