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



(2025年1月9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黄帝陵的保护和管理,彰显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黄帝陵是指经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分类第1号,位于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陵及轩辕庙等附属遗存。

第三条 黄帝陵的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黄帝陵保护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文物保护工作方针,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统筹协调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鼓励支持黄帝陵文物和文化价值挖掘阐释,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黄帝陵保护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解决黄帝陵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延安市、黄陵县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划分负责黄帝陵保护和管理工作,依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自然环境管控等有关工作。

第六条 省文物行政部门对黄帝陵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省古树名木行政部门对黄帝陵古树名木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黄帝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

省发展改革、公安、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与黄帝陵保护有关的工作。

第七条 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黄帝陵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编制黄帝陵园区发展规划,做好与延安市、黄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黄帝陵保护规划的衔接,组织实施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规范并指导其他祭祀活动,开展黄帝文化、黄帝陵文化的挖掘、研究、阐释、宣传等工作。

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和黄帝陵典礼服务中心承担黄帝陵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保护,相关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宣传和文献资料的收集、研究等具体工作。

第八条 省、延安市、黄陵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黄帝陵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黄帝陵的事业性收入应当纳入预算管理,用于黄帝陵的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九条 黄帝陵基金会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开展募捐活动,募捐的财产应当用于黄帝陵的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黄帝陵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利用。



第二章 保护与管理



第十条 黄陵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黄帝陵保护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黄帝陵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由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划定、公布,并设置保护标志和界碑。

第十二条 根据黄帝陵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保护区域内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

第十三条 黄帝陵保护区域内的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以及黄帝陵的历史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黄帝陵墓、汉武仙台等遗址遗迹;

(二)人文初祖大殿、碑亭、诚心亭等古建筑;

(三)碑(碣)、青铜器、瓷器、陶器等可移动文物;

(四)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为代表的桥山古柏群等;

(五)黄帝陵的陵区、庙区的建筑布局;

(六)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以及周边印台山、凤凰山、玉仙山、沮河、印池等自然环境;

(七)黄帝陵祭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重要文献资料和书画作品;

(九)其他应当依法保护的文化遗产和环境、历史风貌。

第十四条 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应当对黄帝陵古柏群制定保护和养护管理制度,加强科学监测,做好安全防护,落实日常养护。

养护责任单位应当加强古树名木的日常巡查、养护,发现异常情况,应当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并及时向负责古树名木管理的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 黄帝陵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挖山取土、修建坟墓、排放污水、丢弃废弃物和其他可能损害文物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张贴、涂污、刻划、攀登文物本体及保护设施等;

(三)砍伐、刻划钉钉、剥皮挖根、攀树折枝、缠绕悬挂物品以及擅自移植等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四)设置户外广告设施;

(五)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

(六)携带火种,点放孔明灯、野炊、焚烧垃圾等行为;

(七)放养牲畜,非法猎捕放生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或者引进外来物种;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