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



(2018年11月6日烟台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18年11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2024年9月5日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2024年1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用水管理

第三章 节水措施

第四章 保障和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节约用水条例》、《山东省节约用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节约用水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统筹规划、综合施策、总量控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各方协同、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约用水机制。

第四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用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将节约用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协调解决节约用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节约用水工作。市城市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市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海洋发展和渔业、市场监督管理、机关事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节约用水的相关工作。

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节约用水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用水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节约用水的公益宣传,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章 用水管理

第七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级节约用水规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状况,编制本辖区节约用水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节约用水规划应当包括水资源状况评价、节约用水潜力分析以及节约用水目标、任务和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地下水控制指标等确定的可供本辖区使用的水量,制定本辖区年度用水计划,对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第九条 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

直接取用地下水、地表水的用水单位,用水计划由市、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下达。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用水单位,用水计划由城市节约用水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制定下达,并抄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取用多种水源的用水单位,用水计划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由相关部门分别制定下达。

第十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区分不同用水,实行差异化水价。

农业水价应当依法统筹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对具备条件的农业灌溉用水,推进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

再生水、海水淡化水水价应当根据其水质、成本以及用途、用量等因素,在市、区(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洗车、洗浴、高尔夫球场、人造滑雪场、船舶、建筑、以公共供水管网水为主要原料现场制售饮用水等特种用水行业的用水执行特种水价。

第十一条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非居民用水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市、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合理确定分档水量和加价标准。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

第十二条 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原因影响正常供水的,市、区(市)人民政府可以采取限制用水措施,临时压减非居民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非居民用水单位因转产、减产、停产等原因减少用水量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可以核减非居民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指标。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并将建设资金纳入建设项目总投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用水单位应当加强节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不得擅自停止使用节水设施。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