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19)

舰艇入列、退役仪式,由旅级以上单位组织实施,通常在舰艇停泊的码头举行,也可以在舰艇甲板、机库举行。

举行舰艇入列仪式,通常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仪式开始;

(二)升国旗,奏唱国歌;

(三)宣布入列命令;

(四)授予军旗;

(五)部队首长讲话;

(六)授旗首长讲话;

(七)奏唱军歌;

(八)仪式结束。

仪式开始前,按照规定在舰艇甲板适当位置设舰艇仪仗队,必要时设码头军乐队,码头参加仪式的人员在指定区域就位。播放《仪式曲》,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不具备码头升国旗条件的,可以只奏唱国歌;仪式开始前将国旗系在主桅旗绳上,待授旗后由舰艇组织升国旗(不奏国歌)。如安排宣读贺电、贺信,在部队首长讲话之前进行。邀请驻地政府、舰艇命名城市、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仪式时,如安排互赠纪念品,在授旗之后进行;如安排致辞,在授旗首长讲话之前进行。

举行舰艇退役仪式,通常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仪式开始;

(二)奏唱国歌;

(三)宣读舰艇退役命令;

(四)退役舰艇首长讲话;

(五)首长讲话;

(六)移交军旗;

(七)奏唱军歌;

(八)仪式结束。

举行舰艇退役仪式当日的升旗时间,组织隆重升国旗。仪式开始前,参加仪式的人员按照规定位置就位;首长登舰时,执行相应等级的迎接首长舰艇礼仪。播放《仪式曲》,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

多艘舰艇同时举行入列、退役仪式,参照本条规定执行。

第八十一条 组建仪式

团级以上单位举行组建仪式,通常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仪式开始;

(二)奏唱国歌;

(三)宣读组建命令;

(四)授予军旗;

(五)组建单位首长讲话;

(六)授旗首长讲话;

(七)奏唱军歌;

(八)仪式结束。

播放《仪式曲》,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授予军旗时,根据实际可以组织迎军旗、送军旗,按照本条令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的规定执行。邀请地方政府、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仪式时,如安排互赠纪念品,在授旗之后进行;如安排致辞,在授旗首长讲话之前进行。

中央军委组织的组建仪式,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十二条 转隶交接仪式

军队建制单位改变领导管理关系时,可以举行转隶交接仪式,由移交、接收单位的共同上级机关或者其授权的机关(监交方)组织实施。

举行转隶交接仪式,通常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仪式开始;

(二)奏唱军歌;

(三)宣读转隶命令;

(四)交接文书签字;

(五)转隶单位首长讲话;

(六)移交单位首长讲话;

(七)接收单位首长讲话;

(八)上级首长讲话;

(九)奏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十)仪式结束。

播放《仪式曲》,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交接文书签字时,移交单位、接收单位、监交方代表向主席台首长敬礼后,在签字席就座签字(监交方位中间,移交单位位监交方左侧,接收单位位监交方右侧);签字完毕后起立,三方相互敬礼、交换移交文书,面向主席台首长敬礼后,离开签字席,回到原座位。

第八十三条 晋升(授予)军衔仪式

举行晋升(授予)军衔仪式,通常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仪式开始;

(二)奏唱国歌;

(三)宣读晋升(授予)军衔命令;

(四)颁发晋升(授予)军衔命令状;

(五)更换(佩戴)军衔标志服饰;

(六)奏唱军歌;

(七)仪式结束。

播放《仪式曲》,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颁发晋升(授予)军衔命令状时,播放《人民军队忠于党》,首长齐步行进至主席台前方中间位置站立,晋升(授予)军衔人员依次齐步行进至首长面前,向首长行举手礼,首长还礼后,与晋升(授予)军衔人员握手,向晋升(授予)军衔人员颁发晋升(授予)军衔命令状,晋升(授予)军衔人员双手接过命令状后,成立正姿势(左手持命令状,自然下垂),再次向首长行举手礼,首长还礼后,再次与晋升(授予)军衔人员握手,并与晋升(授予)军衔人员(站在首长左侧,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扶命令状成立正姿势,命令状正面朝前)合影留念。晋升(授予)军衔人员自行齐步行进至会场外更换军衔标志服饰,首长返回主席台。晋升(授予)军衔人员更换(佩戴)军衔标志服饰后,播放《荣誉曲》,晋升(授予)军衔人员集体返回会场,齐步行进至主席台前,分别向位主席台的领导和主席台下与会人员行举手礼,尔后统一向左(右)转,齐步回到原位。仪式结束后,首长与晋升(授予)军衔人员集体合影留念。

举行晋升(授予)军衔仪式,可以邀请军人亲属参加。

晋升(授予)军衔仪式与宣布命令会议一并举行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十四条 首次单飞、停飞仪式

飞行学员符合首次单飞条件的,可以举行首次单飞仪式,通常由飞行院校组织实施。达到飞行最高年龄或者有突出贡献的飞行人员停飞时,可以举行停飞仪式,通常由旅、团级单位组织实施。

总共2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