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白银市民情直通平台诉求办理条例
白银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号)

  《白银市民情直通平台诉求办理条例》经白银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24年10月28日通过,已由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9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12月15日起施行。
白银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年12月4日

 
白银市民情直通平台诉求办理条例
(2024年10月28日白银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24年11月29日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接诉办理
  第三章 监督考核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市民情直通平台诉求办理活动,提升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有关机关、单位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通过本市民情直通平台提出涉及本市行政区域内民情事项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等诉求及意见建议的活动,适用本条例。法律、法规对平台诉求办理已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民情直通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指由本市“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组成的公共服务平台。
  第四条 平台诉求办理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协调、部门落实、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承担平台诉求办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协调解决平台诉求办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社会普遍关注和存在的共性问题主动治理;为平台建设、管理和诉求办理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逐步推动平台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区)人民政府,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民团体以及其他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企业事业单位等是平台诉求承办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平台诉求办理工作。基层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配合做好平台诉求办理工作。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平台服务进村镇、进社区、进楼宇、进家庭活动,提高平台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平台业务受理范围、诉求办理流程和有关政策规定,引导诉求人依法理性反映诉求。
第二章 接诉办理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协调联动、集约高效的全流程诉求办理体系,畅通民情诉求表达渠道。
  第八条 平台诉求办理实行接诉即办、归口办理、限时办结运行模式,按照“受理、解答、派单、办理、回复、督办、办结、回访、考核”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开展。
  第九条 诉求人可以采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平台提出诉求。诉求人有权向平台了解其诉求办理进度和结果,提出诉求不受非法干预、压制和打击报复。诉求人提出诉求,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骚扰、侮辱、威胁平台和诉求办理工作人员。平台需要诉求人提供姓名、联系方式、具体地址、事实与理由等信息的,诉求人应当如实提供。
  第十条 平台在接到诉求后,应当按照咨询、求助、投诉、建议和举报等类型分类登记,并告知诉求人诉求受理情况及处理途径和程序。平台能够即时答复的咨询类诉求,应当立即答复;不能即时答复的,应当在受理当日转交有权答复的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应当在平台规定的期限内予以答复。其他类型的诉求,平台应当在受理当日转交有权处理的承办单位。承办单位接到转办件后应当在平台规定的期限内反馈办理结果。对应当进入或者已进入复议、仲裁、诉讼、纪检监察、信访等程序的诉求,平台或者承办单位应当告知诉求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处理。
  第十一条 诉求承办执行以下规定:
  (一)权责明确、管辖清晰的诉求,由有权处理的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民团体或者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等受理承办;
  (二)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关、单位职责权限的诉求,由平台确定一个承办单位牵头办理,有关单位配合办理,或者分别确定承办单位办理;
  (三)情况复杂的诉求,由平台召集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具体承办单位。
  第十二条 诉求办理实行首办负责制,承办单位接到平台转办的属于职责范围内的诉求事项应当限时办结,并对办理效果负责。承办单位对明确不属于其职责范围的诉求,应当及时向平台说明情况并申请退回。被退回的诉求由平台重新转交有关单位承办,并告知诉求人。
  第十三条 承办单位因办理的诉求涉及历史遗留、政策性调整等疑难复杂或者职责边界不清的,可以提交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单位进行处理。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