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检察听证典型案例(6)
听证结果。听证结束后,永川区院结合调查核实情况及听证形成的评议意见,认为本案不符合监督条件,依法作出不支持四川某公司监督申请的决定。决定送达前,永川区院会同泸县院深入企业就本案纠纷所涉法律问题及检察机关作出决定的理由再释法、再说理,并就企业今后经营及合同签订、履约管理提出改进建议。决定送达后,涉案双方企业对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和处理决定给予充分肯定,申诉企业四川某公司表示既解了“法结”,又解了“心结”,给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后续工作。随着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的深入实施,重庆市永川区与紧邻的四川省泸县,两地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融合,跨区域经济活动更加频繁,跨区域民事争议呈上升趋势。为依法平等保护两地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案件办结后,永川区院联合泸县院,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走访两地20多家企业代表,充分吸纳“信息共享、案件共商、纠纷共解、问题共治、重在预防”等意见,会签《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检察协作协议》,并针对涉此类纠纷的法律知识为企业定制普法课。目前已互移线索43条,共商案件22件次,开展联合培训7次,深入多家企业开展普法讲座12次,取得了服务保障两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效果。
【典型意义】
(一)加强区域协作,高质效办好异地涉企案件。本案系跨川渝涉企案件,两地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要求,深化协作,以检察履职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携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二)联合上门听证,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川渝两地检察机关邀请来自两地的听证员,到涉案企业“家门口”联合开展听证,搭建起公开、公平、公正的沟通桥梁。两地检察机关、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聚焦争议问题共同释法说理,解开涉案企业“法结”“心结”,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深化源头治理,以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川渝两地检察机关高质量开展检察听证,从个案办理拓展到全面协作,并就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改进建议,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争议,减少企业诉累。同时,结合办案加强针对性普法,从源头上预防企业涉诉风险,服务两地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荣县人民检察院督促地下水资源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听证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地下水资源保护 走访调查 公开听证
【要旨】
针对中小微高耗水企业违规取用地下水、行政机关执法监管难度大、公共利益长期受损等情况,检察机关在前期走访调查和收集证据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公开听证,深入研判问题和找准矛盾焦点,精准提出检察建议,促推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和行业普遍性问题有效治理。
【基本案情】
2020年以来,四川省荣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荣县院”)牵头聘任各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社区治保委员担任检察联络员,建立公益保护协作机制,持续开展法律监督线索摸排工作。2023年4月,荣县院检察官和检察联络员在下乡走访中,发现某生猪年出栏量2万头的农业公司取用地下水未依法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的问题线索。经进一步摸排,实际走访养殖场、屠宰场、洗车行等18户中小微企业,其中15户系无证取水,占比达83.33%。鉴于行政机关存在履行地下水资源保护监管职责不到位的情形,已实际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荣县院于2023年7月6日决定立案调查。
【检察听证过程】
听证准备。调查发现,中小微高耗水企业无证取水和公共利益受损事实清楚,但该案涉及多方权益,简单向行政机关提出督促履职检察建议,不仅落实整改难,也不利于行业普遍性问题的有效解决。经综合研判,荣县院决定就县水务局是否依法履行地下水资源保护监管职责以及如何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无证取水普遍性问题等组织公开听证,听取听证员和行政机关、案涉企业代表意见。为此,荣县院围绕案件的矛盾焦点制定详细的听证方案。为突出听证员评议意见的专业性、权威性,荣县院在按程序由市司法局抽选派出人民监督员和就近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听证员的同时,特邀请具备水利、生态资源保护领域专门知识的专家担任听证员。听证会前,荣县院制作了听证事项介绍材料,提前送达听证员,专门邀请听证员赴问题突出的企业实地走访调查,为听证评议打下扎实基础。
听证过程。2023年7月19日,荣县院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五名听证员举行公开听证。会上,荣县院介绍了基本案情,出示了检察机关调查收集的证据。随后,县水务局代表介绍了县域地下水资源概况、用水企业办理取水许可证情况、监管职责以及履职情况;企业代表陈述了用水情况,反映了取水许可证办理程序复杂、费用偏高等实际困难。在讨论和发表意见环节,专家听证员结合私自抽取地下水造成生产事故的事例,侧重对无证取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必要性做了剖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侧重就督促行政机关改进执法监管工作,从化解“办证难”“费用高”“联动少”等方面提出建议;人民监督员侧重对检察机关依法适用公益诉讼调查程序,聚焦案件争议焦点,精准提出检察建议等提出意见。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