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2)
(八)发挥风险化解和资产处置专长,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问题企业纾困业务,聚焦问题企业有效金融需求,通过过桥融资、共益债投资、夹层投资、阶段性持股等方式实施纾困,促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恢复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合理审慎确定纾困企业对象,不得对违背国家政策导向、明显不具备纾困价值的企业实施纾困。结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身定位、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风险防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九)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聚焦风险防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覆盖各类业务、所有机构、岗位人员和风险种类,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加强“三道防线”建设,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以及不良资产收购处置、资产评估等重点业务环节管理监督,落实履职回避和轮岗管理制度,严密防范道德风险,深挖细查业务违规和大额风险项目背后的腐败问题线索。加强内部授权管理,科学审慎确定分支机构、附属机构业务权限。加强合规管理,树牢全员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理念。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建设,探索实施审计集中化管理或垂直管理。完善信息科技治理和数据治理,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和信息科技外包管理,防范新技术应用风险。
(十)强化存量风险资产处置,严控增量业务风险。持续推进内生不良资产处置,通过清收、重组、以物抵债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处置质效。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并重,强化新增业务尽职调查、审查把关,加强投后管理。加强集中度风险管理,防止资产投向过度集中。加强资产分类管理,对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进行准确分类,真实反映资产质量,依法依规足额计提拨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加强对承担市场风险金融资产的估值管理,按照会计准则等规定准确反映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十一)加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根据自身经营管理能力、负债情况等合理确定业务投放,不得盲目以负债扩张驱动资产规模增长。平衡好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关系,适当提高中长期负债资金占比,改善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程度,守好流动性安全底线。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行金融债、资产证券化产品、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补充资金资本,同时依法依规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十二)持续推进瘦身健体。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稳妥有序推进附属机构优化整合,进一步突出主责主业,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强化存量附属机构管理,切实履行集团管控责任,做实并表管理、穿透管理。强化对境外非金融子公司管理,审慎把控新增业务投放,加强国别风险、汇率风险管理。
五、坚持强监管、严监管,不断提升监管质效
(十三)持续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制定或修订出台适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和风险特点的机构管理、资本监管、资产分类等制度,逐步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监管制度体系。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做实风险早期干预,防范风险积聚。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根据公司风险状况等合理匹配监管资源和措施,加强差异化监管。
(十四)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加强公司治理监管,强化对股东行为、董事和高管履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重点领域持续监管。强化对不良资产估值、收购转让、资产处置等重点业务环节监管。加强问题企业纾困业务的监测评估,针对苗头性风险问题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对通过特殊目的载体等形式开展业务实施穿透监管。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监管政策,严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任何形式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关联交易监管,防范利益输送、监管套利。强化对分支机构监管,推动提升分支机构风险防控与内控合规管理水平。密切监测附属机构业务和风险状况,加强并表监管。配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会计审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法律咨询等服务中介机构的监管。
(十五)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坚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同时,坚持过罚相当原则,准确区分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责任和个人责任,提升行政处罚的精准性、有效性。对监管工作中发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犯罪的问题线索,及时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一体推进“三不腐”,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督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健全警示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对违法违规典型案件的通报反思,做到以案为鉴、以案促治、以案促改。
(十六)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各类监督贯通联动。坚持依法监管、为民监管,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严肃监管氛围。强化监管队伍专业性建设,持续提高监管能力。加强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稽查、市场准入等工作的衔接和信息共享,强化监管联动。强化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上级党委、纪检监察部门、审计等沟通联动,形成贯通协作合力。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