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4)(12)
104. 算法技术秘密的认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考量因素
【案号】(2022)最高法知民终1574号(“无损检测设备计算机源程序”技术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1.计算机软件算法中的公式涉及调用关系、执行逻辑等,各公式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其共同的逻辑关系构成算法从而实现特定效果的,该算法中的公式具有整体性。判断该算法是否具有秘密性时,一般应当从整体上考量构成该算法的所有公式,并考虑各公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应单独判断每个公式是否为公众所知悉。
2.在确定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及其倍数时,以下因素均可纳入考量:权利人与被诉侵权人是否属于同业竞争者;权利人起诉后,被诉侵权人是否审慎对待并已停止被诉侵权行为;权利人投入研发的人力、物力、资金;被诉侵权行为是否明显削弱了权利人原有竞争优势;被诉侵权人在诉讼过程中是否存在消极举证情形。
105. 反向工程与技术信息秘密性判断的关系
【案号】(2023)最高法知民终1566号(“条码秤打印机”技术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请求保护的信息仅涉及产品的尺寸、结构、材料、部件的简单组合等内容,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通过观察上市产品即可直接获得的,可以认定为不具有秘密性;如果需要通过反向工程获得被诉侵权技术信息,一般仅能证明获得该技术信息的手段可能具有正当性,并不足以直接证明该技术信息不具有秘密性。
106. 技术信息秘密性的认定;非上市公众公司停止侵害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
【案号】(2022)最高法知民终2775号(“水性金属防腐乳液、涂料”技术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1.技术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本身为否定性的评价,权利人一般难以提交直接证据证明。在权利人的举证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且被诉侵权人有充分机会提交反驳证据的情况下,不能简单以权利人未申请司法鉴定为由认定权利人有关秘密性的主张不能成立。
2.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侵害他人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判令其对诉讼情况依法进行披露,对公众投资者作出必要风险提示,并有效防止继续侵权和损害后果扩大。
107. 技术秘密秘密性与专利新颖性、创造性的区别
【案号】(2022)最高法知民终2501号(“全地形车”技术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判断特定技术信息是否具备秘密性的标准与专利新颖性、创造性的标准不同,即便其在专利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相对于现有技术缺乏新颖性或者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授权条件,只要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其未为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仍可能被认定具备秘密性。
108. 不能基于不同证据分别公开的特定信息而否定整体技术方案的秘密性
【案号】(2023)最高法知民终2913号(涉“天然蛋白酶3”技术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权利人在本领域已知的相关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经实验、修改、优化、调整等研发工作,形成可用于实际生产并具有良好技术效果的完整技术方案的,不能仅依据不同的证据分别公开的已知信息,认定权利人请求保护的完整技术方案已为公众所知悉。
109. 产品上市不当然导致产品图纸技术信息公开
【案号】(2024)最高法知民终817号(“电容充电模块电源”技术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按照一般商业生产模式,经营主体通常先有图纸再按照图纸生产产品后进行销售。产品公开上市不当然导致产品技术图纸中所有技术信息已经公开。
110. 商业秘密权利人是否采取合理保密措施的认定
【案号】(2022)最高法知民终2581号(涉“涂料调整剂”商业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认定商业秘密权利人是否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时,应当重点审查权利人是否已经举证证明其采取了体现其保密意愿的保密措施,保密措施与其主张的技术秘密是否相适应,但并不要求保密措施万无一失,也不要求保密措施必须与其要求保密的内容严格对应。
111. 对专利改进技术方案是否采取保密措施的认定
【案号】(2022)最高法知民终2590号(“波浪纹蒙稷床垫”技术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专利改进产品仍在委托打样阶段,即使权利人与受托加工人没有特别保密约定,且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样品可以直接观察到技术改进点,也应当考虑受托加工人对于未上市流通的专利改进样品具有保密义务的行业习惯,结合在案证据,综合判断权利人对于专利改进技术方案是否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
112. 侵害技术秘密行为的整体判断和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具体承担
【案号】(2023)最高法知民终1590号(“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
【裁判要旨】1.对于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挖取其他企业人才及技术资源而引发的被诉侵害技术秘密行为,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应当作整体分析和综合判断。如果被诉侵权人在明显短于独立研发所需合理时间内即生产出与涉案技术秘密相关的产品,而被诉侵权人有渠道或者机会获取涉案技术秘密,此时因侵权可能性极大,应当进一步减轻技术秘密权利人对于侵害技术秘密行为的证明负担,直接推定被诉侵权人实施了侵害权利人技术秘密的行为。被诉侵权人否认其实施侵害技术秘密行为的,应当提供证据予以反驳。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