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2)

(四)提升质量公共服务效能

11.强化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功能。修订《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管理办法》,新核定一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指导实验室强化检验检测、质量诊断、质量改进、试验验证、标准研制、质量共性技术创新等功能。鼓励地方将实验室布局建设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引导实验室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

12.发挥质量公共服务机构作用。支持质量公共服务机构综合运用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等要素资源,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链全环节、产业链全链条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控水平。鼓励质量公共服务机构深入挖掘质量数据价值,常态化开展质量监测、分析和预警,有效发挥决策支撑作用。

(五)完善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13.建立质量发展监测体系。加强质量发展形势研判跟踪,开展质量数据动态监测和分析应用,构建制造业质量水平指数,探索建设工业质量大数据平台,加快质量数字地图建设,监测区域、行业、企业质量发展水平,为质量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和智力支持。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采信机制,推动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广泛采信应用。

14.提升质量人才素养。支持地方、行业协会、专业机构面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质量管理和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专业培训,传播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行业质量意识和人才质量素质。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推进质量相关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质量人才。

(六)推动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

15.加快中试平台梯次培育。加强制造业中试平台储备,优化中试平台布局重点方向及建设路径,更新《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指导地方聚焦重点领域,因地制宜、有序合理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机制,遴选一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推动有条件的中试平台向更高水平升级迈进。

16.持续推进中试能力提升。遴选一批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价值的中试优秀场景,为企业提升中试能力提供参考指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放中试服务资源,推动产业链中试能力提升。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载体中试功能,促进中试能力开放共享。促进中试创新发展与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任务协同,提升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

17.强化资源要素支撑保障。成立制造业中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鼓励产学研用等主体制修订一批中试发展急需的基础通用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有效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支持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中试平台项目,促进能力建设、技术迭代和产业创新。鼓励地方运用财政资金、专项基金、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中试能力提升,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支持力度。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中试专业人才供给。

18.优化中试产业发展生态。发布制造业中试平台服务资源目录清单,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管理服务平台,构建中试数字地图和中试云服务网络,促进中试资源要素互联互通、供需对接,打造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鼓励各类园区、产业集群优化配置资源,引领区域中试创新发展。发挥行业协会、制造业中试分会等桥梁纽带作用,凝聚行业力量,协同推进中试发展。

(七)推进“中国制造”品牌建设

19.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加快制修订品牌培育、管理和评价标准,健全制造业品牌标准体系。开展制造业品牌课题研究,探索构建制造业企业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品牌数据库,强化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成果应用。指导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开展标准研制、人才培训、评估诊断、交流推广等多样化活动,培育品牌建设人才,协同提高品牌建设能力。

20.加快品牌建设培育。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强化品牌建设与技术创新、质量提升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培育产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支持行业协会、专业机构面向企业提供品牌创建评估诊断、品牌出海对接等服务,提高企业的品牌建设能力和国际化运营能力。

21.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开展“中国制造”质臻品牌全国行活动,举办品牌经验分享、品牌建设沙龙、品牌故事展播等系列活动,宣传推广品牌建设典型案例,打造制造业名品精品、经典产业,营造建设以先进技术驱动、卓越品质支撑、匠心文化铸魂的品牌良好氛围。支持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开展优势产业品牌出海活动,讲好“中国制造”品牌故事,助力更多卓著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保障措施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年度安排,加大政策激励,将质量、中试和品牌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各方作用,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年度工作总结请于2025年12月15日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5年4月22日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