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国新出发〔2025〕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5年6月6日    
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落实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总结推广印刷业数字化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数据驱动、数字贯通、数智赋能,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施策、全面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数字化能力评估为基础,以数字化创新应用为驱动,以数字化管理服务为支撑,构建“评估牵引—创新突破—服务护航”三位一体的印刷业数字化赋能体系,加快发展数智绿色融合印刷业新质生产力。
到2027年,推动形成骨干特色企业迭代领跑、规上企业稳盘升级、中小企业分步递进的印刷业数字化贯通体系。印刷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工艺数字设计、车间智能排产、在线智能检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成行业级数据资源信息平台,更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印刷业数字化能力评估工程
1. 发布“印刷业数字化能力自评估公益模型”。借鉴相关国家标准和通用模型,结合印刷业意识形态和市场双重属性,针对国产、进口装备多品牌混用现状,统筹发展和安全,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发“印刷业数字化能力自评估公益模型”(以下简称自评估模型),分类设定不同等级的数字化目标要求,覆盖印刷企业、印刷设备器材厂商等。通过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网站、微信小程序等发布自评估模型,并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动态优化调整指标体系。
2. 组织推动全行业开展数字化能力评估。组织印刷企业、印刷设备器材厂商等使用自评估模型开展数字化能力评估,得出评估等级,明确短板不足和提升方向,综合实际运营情况,形成企业数字化“画像”。支持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发印刷业细分领域数字化能力评估工具,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评估“画像”。
3. 分类分步精准提升数字化能力。汇总自评估模型数据信息,开展文化安全、等级结构、区域类别、业务类型等方面比较分析,形成行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引导全行业提升数字化能力。支持企业实施标准化、低成本、可重复的通用解决方案,鼓励企业借鉴先进经验,补齐短板,实施个性化解决方案。支持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第三方评估诊断咨询辅导服务。
(二)实施印刷业数字化创新应用工程
4.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调组织推动高端喷墨打印头重大技术攻关及工程化应用。推动高精度喷墨印刷控制系统、新一代印前流程软件系统、高速可变数据处理技术等协同研发。推动数字油墨、视觉检测、区块链防伪溯源等技术迭代升级,围绕特色工艺、专用设备、特殊材料等开展专项研发。支持骨干企业联合产业链有关单位落地建设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
5. 推广一批创新实践案例。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业集群建设等领域,组织行业协会编制发布印刷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指引,开展应用场景征集活动,遴选发布应用场景创新实践案例。支持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并适配行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高级计划与排程(APS)、仓储管理系统(WMS)等推广应用。探索推广按需出版印刷、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供应链协同优化等行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6. 完善一批数字化标准规范。构建并完善贯穿印前、印刷、印后的数据交换及互联互通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智能印刷设备接口规范、数字印前文件格式标准、跨平台色彩管理技术规范、印刷过程控制要求等基础通用标准。研究制定云印刷服务平台、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等系列标准。支持行业协会等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要求的团体标准。探索建立团体标准采信机制,加大先进适用标准推广力度。
(三)实施印刷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工程
7. 稳步推进印刷数据中心建设。研究提出印刷内容信息数据和生产信息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的制度设计。组织编制印刷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研发应用多模态印刷大模型,扩大印刷数据规模研究范围,推动建设管理部门、印刷企业与相关单位线上交互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