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咸阳市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管理条例



(2025年4月23日咸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25年5月28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管理,依法保障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的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泾河流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防洪、水污染防治以及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管理范围,是指东庄水库库区保护范围线外延一千米区域内的地带。

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管理范围在东庄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管理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府主导、部门共治、社会参与、协同治理、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对东庄水库库区周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负总责;库区周边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库区周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库区周边的镇人民政府依法做好辖区内库区周边管理的有关工作。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库区周边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库区周边协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库区周边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

市、库区周边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例,研究制定促进库区周边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库区周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第六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库区周边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

(二)水旱灾害防御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三)水域岸线管控和保护工作;

(四)水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五)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

(六)建立水库生态流量监测预警体系;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信息。

第八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根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渭河生态区保护利用规划,做好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工作,发布库区周边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定期评估调整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严格控制在库区周边布局高耗水、高污染或者高耗能项目。

第九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施与库区周边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经济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统筹协调解决水库正常运行和所涉及行政区域的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

第十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公安机关应当做好库区周边交通安全与交通秩序的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库区周边环境污染犯罪。

第十一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对库区周边国土空间实施用途管制。

库区周边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应当符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并依法取得规划许可。

第十二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指导村镇建设中,督促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及库区周边用途管制相关要求,配合相关部门促进库区周边与泾河流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第十三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泾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负责库区周边公路规划、建设、养护、路政管理及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

第十四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泾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区域优势农业产业,依法监督库区周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种植、养殖。

第十五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深度挖掘弘扬泾河流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库区周边不可移动文物、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发展脉络,保护传承发展泾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

市、库区周边县(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库区周边文化、旅游、体育、生态、水景观等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培育泾河流域文化标志性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生态旅游。

第十六条 市、库区周边县(市)应急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库区周边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工作。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