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的通知(5)
第三章 建设准备、实施、运营总结与评价
一、要素保障评价
对项目用地用海、资源环境等要素保障的时效性、充分性、合规性等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勘察设计、招投标评价
对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的合规性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19—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建设管理评价
对项目开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重大设计变更、工程监理、竣工验收、档案管理等工作合规性、合理性、实施效果等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四、投资控制、资金使用评价
(一)对项目投资控制效果、投资规模变化的合规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报大建小”等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对项目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其他建设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概述项目引入民营资本情况,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等,对民营资本参与模式及效果等进行评价。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分析评价新机制政策执行、合作协议签订和执行等总体情况。
五、项目运营评价
对项目运营效果及水平、科技创新成效及不足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六、小结
第四章 目标及效益效果评价
一、目标实现情况评价
分析评价项目在实现相关重大战略意图和重大规划政策目标,实现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的投资目的等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对项目能否长期稳定发挥投资效益进行总体评价。
二、经济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地方政府债务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三、社会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在促进居民就业和增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建设的项目,应分析以工代赈的实际效果。
四、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质灾害防治、防洪减灾、水土流失、土地复垦、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敏感区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五、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分析项目在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六、小结
第五章 项目“软建设”总结与评价
对相关审批文件提出“软建设”要求的项目,应就本章内容进行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软建设”情况
概述为推动项目顺利建设、运营,在规划、政策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其效果。对项目“硬投资”与“软建设”的匹配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分析项目所属领域相关实施方案、管理办法等提出的“软建设”措施是否有效落实,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提出的“软建设”措施是否符合实际,统筹“硬投资”与“软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六章 专题后评价结论和建议
一、专题后评价主要结论
(一)综合前期决策、建设准备、实施、运营、目标及效益效果、“软建设”的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专题后评价的结论。
(二)概述项目单位对后评价报告的意见,可以附件形式呈现。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非涉密项目,概述社会公众和行业专家意见征求情况。
二、典型经验和存在问题
主要从项目前期决策、建设准备、实施、运营、目标及效益效果、“软建设”等方面进行评述。
(一)总结提炼可供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
(二)从规划制定、制度设计、管理机制、政策落实等层面,概述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并深入剖析原因。
(三)巡视、审计、事中事后监管等指出的共性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建议。对投资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主要从加强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完善行业管理、产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规划、政策、体制机制,提升后续同类项目决策和监督管理水平、优化资金支持范围和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对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主要从增强项目谋划科学合理性、加强项目日常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二)微观层面建议。对存在突出问题的项目,向项目单位、运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改进提升的意见建议。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