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阜阳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阜阳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决议



(2025年7月10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查了《阜阳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决定予以批准,由阜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阜阳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025年6月26日阜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25年7月10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消防发展和安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将消防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智慧消防建设,提高消防科技水平。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承担辖区防火巡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督促整改火灾隐患;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建立专职消防队,配备消防装备,承担灭火救援等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教育和初起火灾扑救等工作;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对无人照料的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实施消防安全登记,帮助其排查火灾隐患。

第四条 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消防安全综合监督管理、综合性消防救援、消防监督执法和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城乡建设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负责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的消防安全工作。新兴行业、领域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不明确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确定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条 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应当科学、合理,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及时调整、完善。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应当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并保持完好有效。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第六条 农村公共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并确定管理、维护单位。

农村公路建设应当满足消防车通行需要,限高、限宽设施不得妨碍消防车通行。

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智慧消防建设,鼓励、支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水平。

应急管理、公安、城乡建设、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房屋管理、城市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等单位以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当与消防救援机构共享消防安全管理相关信息。

第八条 建筑物、构筑物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的,应当按照规定接入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联网设施和传输网络应当确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用。

第九条 人员密集场所禁止在使用、营业期间违规动火作业。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按照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在显著位置设置疏散示意图,并通过图画、广播、视频等形式,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方法。宾馆、商场、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应当在各楼层的显著位置设置疏散引导箱,配备安全疏散辅助器材。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频警报,在火灾发生初期及时切换至应急广播和应急疏散指示状态。

第十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和地下公共建筑等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培训,每季度开展一次消防演练。

第十一条 下列建筑物和场所内禁止住宿:

(一)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建筑物;

(二)地下建筑内设置的生产、储存、经营场所;

(三)法律、法规及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禁止住宿的其他建筑物和场所。

前款规定以外的生产、储存、经营场所确需留人值守并住宿的,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场所内的住宿部分应当设置在靠近门窗、便于逃生的位置,并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之间设置符合标准的防火分隔,其外窗、阳台不得设置无法从内部开启的金属栅栏,以及阻碍人员逃生的招牌、广告牌等障碍物。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