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南昌市关于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方案的通知(2)

5.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推进整车企业跨界融合创新,补强智能汽车、信息交换、基础支撑等细分领域产业链。支持整车企业加速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和生产,推动申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实施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以安全出行为前提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到2027年,力争全市累计智能网联道路开放里程500公里以上。(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

6.持续提升零部件新四化业务。以整车企业为引领,带动配套零部件企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提升新四化业务占比。瞄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核心系统、新型电子电器架构、固态电池等关键环节,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补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短板。(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

(三)强化产业链条韧性,打造区域性汽车零部件配套中心

7.加强上下游协同。鼓励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装备制造与设备使用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多层次开展产业链对接,引导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促进上下游供需相衔接、资源要素互共享、产品服务强协同,提高汽车产业链协同度。紧紧围绕集聚发展,加快打造小蓝经开区轻型商用车、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新建区特色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和高新区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区。到2027年,力争全市汽车产业配套率达到60%。(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8.推动区域协同。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国内外供应链上下游体系,着力打通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分配、流通、销售四大环节,实现零部件配套“走出去”。加强与赣江新区、抚州、九江修水在整车、零部件、装备、模具等领域的产业链区域协同,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鼓励区域内企业在南昌设立研发、推广中心,实现产业互补,努力推动“昌抚汽车工业走廊”培育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9.实施数字化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品、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实行数字化改造,开展数字化诊断,建设一批“数字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智慧化。引导汽车产业链主企业带动供应链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实现“链式”数字化转型。到2027年,力争累计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200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00个,建成省级以上智能工厂10个。(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增强产业链自主发展动力

10.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突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汽车产业中培育和挖掘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到2027年,全市汽车产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少于1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20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30家。组织省内外专家与驻昌高校、科研机构博士驻企开展科技服务,每年选派博士到企业服务不少于20人次,帮助企业挖掘技术、人才、项目需求不少于60项。加强汽车行业高级别人才的引育和认定工作,提升引才、留才的环境,为企业创新蓄势赋能。(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市中小企业局)

11.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着重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重点突破高性能动力电池及热管理、回收利用,整车性能优化和轻量化,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等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持企业开展油电混合驱动系统、氢内燃机和燃料电池发动机、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攻关,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探索汽车产业与低空经济、具身智能融合发展。力争每年实施3-5项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2.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以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为依托,协同产业链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培育一批研发平台。推动龙头企业组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梯次构建“初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研发机构体系。推进存量创新平台提质增效,鼓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整合研发平台,引导企业保留高能级平台。到2027年,力争累计新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0家,其中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提升开放合作能力,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13.强化汽车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南昌市在细分领域的品牌优势,扩大南昌造汽车和零部件的整体品牌影响力。鼓励南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通过展会、赛事、营销等多维度提高行业影响力和认知度,推广自主品牌。加强汽车企业在品牌营销、海外拓展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引育力度,为企业品牌建设助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体育局)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