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关于印发《国际性社会组织章程示范文本(试行)》的通知(3)
第十七条 经理事会或者本组织 【不少于1/5】以上的会员(代表)提议,应当召开临时会员(代表)大会。
临时会员(代表)大会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理事长不能召集和主持的,由1名负责 工作的副理事长召集和主持;副理事长不能召集和主持的,由理事会推举本组织1名负责人召集和主持。
第十八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参加方能召开,决议事项符合下列条件方能生效: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须经参会会员(代表)2/3以上投票表决通过;
(二)决定本组织名称变更、终止,须经参会会员(代表)2/3以上投票表决通过;
(三)选举理事和监事,按得票数确定,但当选的得票数不得低于参会会员(代表)的 ;【等额选举比例不低于1/2,差额选举比例由本组织根据差额的具体情况确定。】
(四)罢免理事和监事,须经参会会员(代表)1/2以上投票通过;
(五)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须经参会会员(代表)1/2以上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六) ;【可根据工作需要补充,但须经参会会员(代表)1/2以上表决通过。】
……
( )其他决议,须经参会会员(代表)1/2以上表决通过。
【本章程示范文本的表决权按照1会员(代表)1票设置;各组织也可根据会员类型、贡献度等,设定差异化表决权,会议须持有总表决权2/3以上的会员(代表)参与方能召开,决议事项须经参会会员(代表)所持表决权的相应比例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也可设置差异化表决权,并保持章程全文表述一致。】
第二节 理事会
第十九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由会员(代表)大会在会员(代表)中选举产生,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组织开展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理事人数一般不得超过会员(代表)的1/3。
理事不在本组织领取薪酬,但属于本组织职工、与本组织签订劳动合同的除外。
第二十条 本组织理事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 ;
(二) ;
……
第二十一条 理事的选举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发起人与申请成立时的会员共同会商提名,报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二)理事会换届,应当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前 个月【不少于3个月】,由理事会提名,成立由负责人代表、理事代表、监事代表和会员代表组成的换届工作委员会,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具体换届选举工作;
换届工作委员会负责拟订换届方案、酝酿提名理事和负责人人选,并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前 个月【不少于2个月】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核【业务主管单位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届中调整工作中酝酿提名负责人人选,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召开会议选举;
按照本章程规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确有需要增补、罢免部分理事的,可提交理事会审议,届中增补、罢免的理事数最高不超过原理事总数的 。【最高不超过1/5】
第二十二条 理事单位选派代表履行理事职责。理事单位调整理事代表,由其书面通知本组织。该单位同时为常务理事的,其代表一并调整。
第二十三条 理事的权利:
(一)理事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对本组织工作情况、财务情况、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三)参与制定内部重要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建议;
(四)向理事长或理事会提出召开临时会议的建议权;
(五) ;
……
第二十四条 理事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本章程的规定,忠实勤勉履行职责,履行以下义务:
(一)出席理事会会议,执行理事会决议;
(二)谨慎、认真、勤勉行使被合法赋予的职权,执行职务应当为组织的最大利益尽到理事通常应有的合理注意;
(三)不得超过职责范围行使职权;
(四)不利用理事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
(五)不从事损害本组织合法利益的活动;
(六)不得泄露在任职期间所获得的涉及本组织的保密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接受监事(会)对其履行职责的合法监督和合理建议;
(八) ;
……
第二十五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设有常务理事会的应当保留该表述】
(三)选举和罢免负责人,审议法定代表人变更事项;【理事会选举负责人、秘书长为选举制的应当使用该表述】
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审议法定代表人变更事项,决定聘任和解聘秘书长;【理事会选举负责人、秘书长为聘任制的应当使用该表述】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