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的通知

交办规划函〔2025〕16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国家铁路局综合司、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国家邮政局办公室,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

按照《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经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同意,现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印发给你们,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积极组织申报。本指引共包含16个申报领域、52个申报方向。各单位可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整合资源,围绕申报方向,积极申报开展试点。具体申报条件及程序依照《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

二、加强试点实施。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实施指导。部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相关司局作为试点指导单位,要加强对试点任务的全过程指导,推动试点任务有序实施。确有必要的,可由申报方向责任单位发布通知,组织开展专项试点。各试点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具体组织实施,及时报告试点任务进展情况,注重试点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

三、加大支持力度。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加大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投入,确保试点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 赵晋宇、邸小建,010-65293112、65292390。

附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25年9月8日  



附件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

一、交通基础设施更新提质
1.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四化”同步建设。
主要内容:存量交通基础设施更新和数字化改造过程中,注重“融合化、安全化、智慧化、绿色化”同步,实现“一次更新、全方位提升”,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质效、优服务、扩功能。
责任单位:部综合规划司。
2.公路基础设施养护新模式。
主要内容:探索创新集约化规模化养护组织模式,开展公路基础设施长周期、建养一体化、集中养护等,提升养护管理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提高周期性养护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责任单位:部公路局。
3.农村公路精准更新改造。
主要内容:结合村庄分类、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因地制宜明确农村公路更新改造的目标任务和发展对策。从优化农村公路规划布局、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推进农村公路精准更新改造。聚焦组织保障、要素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探索建立农村公路精准更新改造的长效发展机制。
责任单位:部公路局。
4.水运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
主要内容:推动水运工程建设标准通过国内国际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平台渠道,进一步实现国际转化。推动有关行业协会在推荐科研单位、行业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研制中,强化组织管理,支持更好发挥作用,全面分享中国标准化实践成果。
责任单位:部水运局。
5.推进铁路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
主要内容:加强前沿关键领域科技研发,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铁路行业的融合运用。鼓励开展5G、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在铁路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加强铁路新型运载工具的研发,推动装备技术升级。
责任单位: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
6.研究建设高速磁浮系统。
主要内容:突破高速磁浮智能建造技术瓶颈,在运输需求集中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建设时速600km高速磁浮达速试验线,系统验证运营工况下高速磁浮装备性能,并构建全链路试验验证体系,为建设商业运营线路奠定技术基础。
责任单位: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部科技司、综合规划司。
二、推进智慧大通道建设
7.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主要内容: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聚焦“一张网”出行服务、路网运行监测预警、电子航道图“一张图”服务等重点方向,推动实施基础设施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责任单位:部综合规划司。
8.普通国省道交通调查能力全面提升。
主要内容:聚焦普通国省道,按照统一布局、分类实施、能融尽融、边建边用的原则,推动多功能交通调查站布局和建设。积极与公安部对接,联合开展交通调查站与公安交管卡口数据共享共用。统筹运用多功能交通调查站、企业联网直报、治超非现场执法站等多源数据,研究创新公路货运统计方法。深化客运统计改革,研究公路人员流动量分省、分地市统计方法。
责任单位:部综合规划司。
9.探索大通道货车自动驾驶技术。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